娇点点。困倚春光欲软。滴尽守宫难可染。
浓欺红烛艳。寂寂露珠啼脸。翠袖不禁风飐。
芳径相逢惊笑靥。日长初睡转。
娇点点。困倚春光欲软。滴尽守宫难可染。
浓欺红烛艳。寂寂露珠啼脸。翠袖不禁风飐。
芳径相逢惊笑靥。日长初睡转。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标题为《谒金门(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美好,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无奈和留恋。
“娇点点”一词,就已经把春光的细腻与柔和展现了出来,这里的“娇点点”形容的是春光中的细微之处,给人以温柔之感。接着,“困倚春光欲软”则更深化了春光的柔美,诗人似乎被这春光所困,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柔软和温暖。
“滴尽守宫难可染”表达了诗人对这无法触及的美好事物的无奈,"滴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守宫"则是指那些被隔离或保护起来的美好,如同后宮中的佳人一般,普通人难以接近。这里的“难可染”更强调了这种隔绝感。
而在“浓欺红烛艳”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春光下之物的赞美,这里的"浓欺"形容的是花朵盛开时的浓烈色彩,而"红烛"则是比喻春日夕阳下的景致,温暖而又明媚。
紧接着,“寂寂露珠啼脸”则描绘了一幅清晨露水滴落的画面。这里的“寂寂”形容的是早晨的宁静,而"露珠啼脸"则是对露水滴落时声音的细腻描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
在“翠袖不禁风飐”中,诗人通过“翠袖”的形容来暗示春日里轻盈的衣物,而"不禁风飐"则表达了即使是最轻薄的衣服,也无法完全抵御微风的吹拂,这里的"风飐"更增添了一份春意。
最后,“芳径相逢惊笑靥。日长初睡转”一句,则是在描绘诗人与美好女子邂逅之时的惊喜和欢愉,"芳径"指的是充满花香的小路,而“相逢惊笑靥”则是对他们偶遇时的快乐场景的细腻描写。"日长初睡转"则表达了春日里时间流逝得慢,人们往往愿意多睡一会儿,不想结束这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致和人物情感的精巧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深深留恋。
盛时无穷民,汉诏优廪粥。
迩来诏书行,亦赍帛与肉。
荐才职诸侯,因异驾徵卜。
共思急贤治,惟日有不足。
士生幸斯时,讵应隐岩谷。
盍出致吾君,尧舜其尔俗。
馀孽何足云,况说故地复。
堂堂胡澹庵,夫子乃其族。
看君妙人物,门户真不辱。
必须长养成,明显待拭目。
而我本散材,谬赋支离粟。
宜从力田科,邂逅赋取菽。
敢如陶渊明,归欤托松菊。
亦有父时书,续将教人读。
几日云昏病亦昏,问春咫尺负名园。
两枝何自落书几,一笑为之开酒尊。
怪底江南新种得,未饶洛下旧名喧。
不然故有栽培力,能使芳根学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