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屿通村险,边城出敌遥。
旗灯秋塞雨,铃柝夜沟潮。
士饱争投石,农閒数舞箾。
母令废收穫,高陇有枯苗。
海屿通村险,边城出敌遥。
旗灯秋塞雨,铃柝夜沟潮。
士饱争投石,农閒数舞箾。
母令废收穫,高陇有枯苗。
这首明代杨基的《寄海盐杨砦官》描绘了一幅边关生活的画面。首联“海屿通村险,边城出敌遥”展现了海边村落与边防要塞之间的险峻与遥远,暗示了战事的紧张和地理位置的重要。颔联“旗灯秋塞雨,铃柝夜沟潮”通过旗灯在秋雨中摇曳和夜晚沟壑边的报警铃柝声,渲染了边关凄冷而动荡的氛围。
颈联“士饱争投石,农閒数舞箾”则切换至边防士兵饱满斗志,积极备战的情景,以及农夫在战事间隙以舞蹈自娱的闲适生活,展现出边民的坚韧与乐观。尾联“母令废收穫,高陇有枯苗”揭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母亲担忧战事导致的收成无望,田地里的庄稼已经枯萎。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关生活的艰辛与希望,既有边防军民的英勇抗敌,又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边疆安定的期盼。
十年著脚走四方,胡不归来兮襄阳。
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
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
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彷佛见太行。
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
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买剑倾家赀,市马托生死。
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
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
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
菊名何大为谁开,子结秋丛是药材。
若用催生功不小,请尝便可见婴孩。
过横塘。见红妆翠盖,柄柄擎香。
月娥有意,暮霭收尽银潢。
一轮高挂,且放同、千里清光。秋中气爽天凉。
露凝玉臂,风拂云裳。
老子通宵不忍睡,把青尊小酌,仍更思量。
自家活计,幸有无限珍藏。
大千世界,静极后、普现十方。圆明不损毫芒。
精神会处,独坐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