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点绛唇·其一》。诗人以燕雁和太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情感的画面。"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通过写燕雁的自由自在,暗示了词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峰峦在黄昏中显得孤独而清冷,仿佛在商量即将到来的雨,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词人想象自己想要在第四桥边与唐代诗人陆龟蒙(字天随)一样隐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仰慕。然而,"今何许?"一句转折,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最后,"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词人倚靠栏杆,看着摇曳的残柳,心中充满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借物抒怀,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