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谢村路,却访义桥营。
妖骨埋荒草,秋风洗复腥。
青山不改色,红树远含情。
当日闻风鹤,俱疑是晋兵。
舟行谢村路,却访义桥营。
妖骨埋荒草,秋风洗复腥。
青山不改色,红树远含情。
当日闻风鹤,俱疑是晋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行至谢村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壮丽。首联“舟行谢村路,却访义桥营”点明了行程的目的地和探访的对象,营造出一种探寻历史遗迹的氛围。接着,“妖骨埋荒草,秋风洗复腥”两句,通过“妖骨”、“荒草”、“腥”等词,形象地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秋风的吹拂似乎在洗涤着历史的痕迹,让血腥味得以消散,引人深思。
“青山不改色,红树远含情”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青山依旧,红树含情,展现了大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活力,形成鲜明对比,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最后,“当日闻风鹤,俱疑是晋兵”以历史典故收尾,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融为一体,让人不禁联想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历史的沉郁与自然的生机交织在一起,既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也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叹,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河山百二西南抱,终南山色开堂奥。
西周丰镐陷戎尘,秦得咸阳廓新造。
当时一剑扫六雄,焚弃图书绝搜讨。
鞭笞四海震匈奴,皇功帝德弥穹昊。
传世从兹亿万年,国祚何烦子孙保。
沙丘一夕鲍鱼腥,东海神仙竟杳渺。
中原逐鹿莽狐蛇,孺子堪怜出轵道。
咸阳宫殿久榛芜,岂待今时迹如扫。
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