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因读旌功录有感徐武功事》
《因读旌功录有感徐武功事》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固锁高垣事可吁,更凭何罪易皇储。

诸公方有同谋惧,识者能无意外虞。

机会如斯何可失,功名之际本难居。

冤哉一掬江湖血,信史他年未必书。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因读旌功录有感徐武功事》,是明代文徵明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固锁高垣事可吁,更凭何罪易皇储”以“固锁高垣”比喻权力的严密封锁,暗示了皇权的不可侵犯性。然而,“更凭何罪易皇储”则提出了疑问,为何仅仅凭借一个罪名就能轻易地改变皇位继承人,引出对权力更迭背后复杂原因的深思。

颔联“诸公方有同谋惧,识者能无意外虞”揭示了在权力斗争中,即使是所谓的“同谋”,也存在着恐惧和不测之虞。这里的“诸公”可能指的是参与权力争夺的高层官员或势力,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颈联“机会如斯何可失,功名之际本难居”强调了在权力和名誉的追求中,机会稍纵即逝,难以把握。这反映了在权力斗争中,人们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尾联“冤哉一掬江湖血,信史他年未必书”表达了对历史中被冤枉牺牲者的同情,以及对后世能否公正记录这段历史的质疑。这句话暗示了历史真相可能被掩盖或扭曲,真正的英雄事迹或许无法得到应有的记载和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国古代权力斗争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同时也对历史的公正性和真实性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悲性聪和尚

每坐更深香自焚,行年八十断声闻。

已知阴魄随风尽,何处法身逐化分。

滤水有罗仍挂壁,乡人结社竞参坟。

禅家寂灭休垂泪,为买碑刊大鉴文。

(0)

春日再登鸡鸣山

去岁寒仍夜,今来春且晴。

再登谙道路,高眺转分明。

斥堠通沙碛,山川拥帝京。

祗怜征战后,不听有鸡鸣。

(0)

送孔松崖道者

是吾夫子后,自幼独修仙。

心注形骸外,道窥天地先。

蓬莱知远近,岁月自推迁。

惆怅此时别,归来几百年。

(0)

长干行二首效齐梁体·其一

妾住清溪口,门临江上柳。

柳花飞似雪,惆怅与郎别。

(0)

题画

风景苍茫地,人家远近烟。

云低长碍树,江阔欲吞天。

白日消棋局,青山落钓船。

平生萧散意,对此转堪怜。

(0)

舟行

朔雪酿严寒,舟行午亦眠。

风狂帆自落,堤远缆须牵。

柳线垂新岁,梅花尚旧年。

相逢尽湖海,一笑晚霞前。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