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性聪和尚》
《悲性聪和尚》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每坐更深香自焚,行年八十断声闻。

已知阴魄随风尽,何处法身逐化分。

滤水有罗仍挂壁,乡人结社竞参坟。

禅家寂灭休垂泪,为买碑刊大鉴文。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性聪和尚的僧侣之悲凉与超脱。首句“每坐更深香自焚”以“香自焚”象征性聪和尚在深夜静坐时内心的自我燃烧与净化,暗示其修行的深入与坚定。接着,“行年八十断声闻”则表明性聪和尚历经八十年的修行,已经达到了超越世俗声名的境界,不再受外界声音的影响。

“已知阴魄随风尽”一句,通过“阴魄”这一意象,表达了性聪和尚对生死的深刻理解,认为灵魂最终会随着自然界的风而消散,体现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洞察。紧接着的“何处法身逐化分”,进一步阐述了性聪和尚对于法身(即佛性)的理解,认为法身在变化中永恒存在,不因物质世界的变迁而改变。

“滤水有罗仍挂壁,乡人结社竞参坟”这两句描绘了性聪和尚修行环境的简朴与宁静,以及他死后乡人对其的怀念与敬仰。通过“滤水有罗”和“挂壁”这样的细节,展现了性聪和尚日常生活的简单与专注。而“乡人结社竞参坟”则反映了性聪和尚在生前后的影响力,乡人们为了纪念他而聚集结社,甚至在坟前参拜,显示出其精神遗产的深远影响。

最后,“禅家寂灭休垂泪,为买碑刊大鉴文”表达了对性聪和尚禅宗智慧的尊重与传承。禅宗强调“寂灭”,即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解脱,诗人劝慰世人无需为性聪和尚的离世而悲伤,而是应该铭记他的教诲,通过购买碑石来镌刻他的智慧,使之成为后世学习与借鉴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性聪和尚一生修行经历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醉花阴.次韵印师

东皇已有来归耗。十里青山道。

冻蘖万株梅,一夜妆成,似趁鸣鸡早。

年时清赏曾同到。先仗游蜂报。

抖擞旧心情,一笑酬春,不羡和羹诏。

(0)

临江仙

千古乌程新酿美,玉觞风过粼粼。

歌声未办起梁尘。九天持斧客,来作绣衣人。

夙有辞华惊乙览,传闻献颂东巡。

未应握节久宾宾。一封驰诏旨,却醉上林春。

(0)

十五夜听雨

断续寒声落晚红,拥炉闲对逗香风。

醉迷客思醒依旧,不在芭蕉点滴中。

(0)

天宝三绝·其一

凝碧池头弦管声,秋槐落叶若为情。

王维空咏朝天句,谁似当年雷海青。

(0)

九效·其四强弱

坚木兮不可为圈,鍊铁兮不可为钩。

圈不成兮何箕之得,钩不成兮何鱼之求。

委吴以筦籥兮复越,事狄以皮币兮兴周。

故曰拯乱兮不如图治,锐进兮不如观势。

以弱为强兮以予为取,边廷无犬吠兮息旗与鼓。

(0)

观插秧

秧把束西畦,东畦翠罽齐。

甘心鹤俛啄,不用马行泥。

井井塍千曲,泱泱水半犁。

黄云它日事,欢喜舞龆齯。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