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病相侵卑,劳生得意迟。
两腓初瘦后,左耳半聋时。
已取世上苦,强将天下知。
只宜收散质,偷惰学支离。
衰病相侵卑,劳生得意迟。
两腓初瘦后,左耳半聋时。
已取世上苦,强将天下知。
只宜收散质,偷惰学支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的《衰病》。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衰老与疾病的无奈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首句“衰病相侵卑”描绘了诗人身体逐渐衰弱,疾病不断侵袭的现状,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劳生得意迟”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追求与实际得到之间差距的感叹,劳碌一生,却难以达到心中的理想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两腓初瘦后,左耳半聋时”,具体描述了身体状况的变化,瘦削的双腿和半聋的左耳,形象地展现了衰老带来的身体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败的深切感受。
“已取世上苦,强将天下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艰辛的深刻体会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尽管经历了许多苦难,但仍然努力去了解世界,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只宜收散质,偷惰学支离”则是诗人对自身状态的自我反思。在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选择接受现实,以一种较为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既是对自身无力改变命运的无奈,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疾病和生活困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有对自我处境的深刻反思,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
周郎怀抱好知音,常爱山僧物外心。
闭户不知芳草歇,无能唯拟住山深。
感通未合三生石,骚雅欢擎九转金。
但似前朝萧与蒋,老僧风雪亦相寻。
醉别江东酒一杯,往年曾此驻尘埃。
鱼听建业歌声过,水看瞿塘雪影来。
黄祖不能容贱客,费祎终是负仙才。
平生胆气平生恨,今日江边首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