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空阔两山齐,茅屋参差竹树低。
千里客怀谁为写,一声春鸟隔林啼。
水天空阔两山齐,茅屋参差竹树低。
千里客怀谁为写,一声春鸟隔林啼。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其十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旅途画面。首句“水天空阔两山齐”,展现了开阔的视野,水天相接,山峦并峙,给人以空间的辽远感。接着,“茅屋参差竹树低”描绘了沿途的景致,简陋的茅屋与低矮的竹林交织,透露出乡村的质朴和静谧。
“千里客怀谁为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长途跋涉中无人能诉说内心的漂泊之感。最后一句“一声春鸟隔林啼”,以春鸟的啼鸣作为背景,更增添了旅途中的孤寂氛围,同时也寓含着对家乡春天的怀念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既有自然景色的恬淡,又有内心世界的深沉。
衰残石友,尽相从劫后,磨墨磨人。
整个金瓯看撞碎,画山一角偏珍。
对此畸形,依然介性,恋恋剧多情。
旧毡虽敝,与伊同伴寒呻。
坡老苦说无田,枯还食汝,遭际总承平。
乱世全身差自幸,璧完能望陶泓。
不见铜山,系囚流窜,惟有断碑亲。
半圭乌玉,蛰居聊送馀生。
褊哉韩子,恨霜中花好,胡为生晚。
信自情芳何早暮,篱外西风从换。
送酒人稀,餐英客去,独作南窗伴。
夷然冰雪,一丛应胜千万。
不念三径全荒,颓龄强制,祇就微阳暖。
香色过时宁可采,要验天心梅点。
畴昔朱门,渊明挤坏,此品谁曾见。
署牌珍重,隔年留种休断。
藐余才不逮,重选膺使命。
经岁恣游览,始识人文盛。
群贤缔兰交,清宴遵觞令。
雅度何汪洋,纵谈挥麈柄。
龙社更寻诗,高评若冰镜。
茶烟袅鬓丝,盆梅红相映。
临歧多赠言,卷里富新咏。
欲和郢中音,向君还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