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壶中天.破砚》
《壶中天.破砚》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词

衰残石友,尽相从劫后,磨墨磨人。

整个金瓯看撞碎,画山一角偏珍。

对此畸形,依然介性,恋恋剧多情。

旧毡虽敝,与伊同伴寒呻。

坡老苦说无田,枯还食汝,遭际总承平。

乱世全身差自幸,璧完能望陶泓。

不见铜山,系囚流窜,惟有断碑亲。

半圭乌玉,蛰居聊送馀生。

(0)
鉴赏

这首词以破砚为题,通过描绘砚台在战乱后的命运,寄寓了词人的感慨和人生哲理。"衰残石友,尽相从劫后,磨墨磨人",开篇即写出砚台的残破和经历的沧桑,暗示了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整个金瓯看撞碎,画山一角偏珍",将国家破碎比喻为砚上的山水图景,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对此畸形,依然介性,恋恋剧多情",砚台虽形貌不全,但其坚韧的个性和深情依旧,象征着词人坚韧不屈的精神。"旧毡虽敝,与伊同伴寒呻",进一步强调了砚台与词人共度困苦的陪伴。

下片转而抒发词人在乱世中的幸存感,"坡老苦说无田,枯还食汝,遭际总承平",借用苏东坡的典故,表达对和平时期的怀念。"乱世全身差自幸,璧完能望陶泓",庆幸能在乱世中保全自身,但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不见铜山,系囚流窜,惟有断碑亲",借铜山被掠夺的隐喻,感叹个人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最后,"半圭乌玉,蛰居聊送馀生",以半块乌玉般的砚台自比,表示在困厄中仍坚守自我,度过余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砚为载体,寓言深刻,情感丰富,展现了词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鹧鸪天·看尽巴山看蜀山

看尽巴山看蜀山。
子规江上过春残。
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
不妨青鬓戏人间。
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0)

鹧鸪天·梳发金盘剩一窝

梳发金盘剩一窝。
画眉鸾镜晕双蛾。
人间何处无春到,只有伊家独占多。
微步处,奈娇何。
春衫初换麹尘罗。
东邻斗草归来晚,忘却新传子夜歌。

(0)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插脚红尘已是颠。
更求平地上青天。
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
醉听风雨拥蓑眠。
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0)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懒向青门学种瓜。
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渺,舻呕哑。
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0)

鹧鸪天·南浦舟中两玉人

南浦舟中两玉人。
谁知重见楚江滨。
凭教后苑红牙版,引上西川绿锦茵。
才浅笑,却轻颦。
淡黄杨柳又催春。
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0)

鹧鸪天·杖屦寻春苦未迟

杖屦寻春苦未迟。
洛城樱笋正当时。
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
吹玉笛,渡清伊。
相逢休问姓名谁。
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