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村舍得近报有感》
《村舍得近报有感》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莫谓山村僻,时闻诏令传。

宽民除宿负,募士戍新边。

霜重瓦欲裂,月明人少眠。

残年抱遗恨,终愧祖生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ūnshèjìnbàoyǒugǎn
sòng / yóu

wèishāncūnshíwénzhàolìngchuán

kuānmínchú宿shìshùxīnbiān

shuāngzhònglièyuèmíngrénshǎomián

cánniánbàohènzhōng媿kuìshēngbiān

翻译
不要说山村偏僻,时常也能听到皇上的诏令传来。
朝廷放宽政策免除旧债,招募士兵守卫新的边境。
严霜厚重压得瓦片似要破裂,明亮的月光下人们难以入眠。
晚年带着遗憾,始终感到愧对祖先的教诲和期望。
注释
山村:偏远的乡村。
僻:偏僻。
诏令:皇帝的命令或政令。
宽民:宽待百姓。
除宿负:免除过去的债务。
募士:招募士兵。
戍新边:守卫新的边境。
霜重:霜冻严重。
瓦欲裂:瓦片好像要裂开。
月明:月光明亮。
残年:晚年。
抱遗恨:怀有遗憾。
终愧:始终感到惭愧。
祖生鞭:祖先的教诲或期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村舍得近报有感》,通过对山村生活的描绘和对时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边防的忧虑。首句“莫谓山村僻”提醒人们不要轻视乡村,即使地处偏远,朝廷的政令仍能传达至此。接下来的“时闻诏令传”表达了政策的覆盖面广,体现了朝廷对基层的治理。

“宽民除宿负”写出了政府对百姓债务的宽恕,试图减轻他们的负担,显示出仁政的一面。“募士戍新边”则反映了当时可能存在的边疆危机,政府正在招募士兵守卫边境,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霜重瓦欲裂,月明人少眠”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山村夜晚的寒冷与寂静,以及人们因担忧国事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最后两句,“残年抱遗恨,终愧祖生鞭”,诗人以晚年的遗憾结尾,表达了自己未能亲眼见证国家强盛,只能带着遗憾结束一生,心中深感愧对祖辈的期望,暗示了他对未能参与更多国家建设的自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书事二首·其二

利刃斩风空恶毒,疾声吠雪似呆颠。

嗟余刍狗木鸡尔,视汝螟蛉蜾蠃然。

墓上将军堪嚇鬼,龛中大士且安禅。

不须忏礼如来足,佛与波旬共结缘。

(0)

三和二首·其一

主圣时清万宇春,禽鱼花草各怀新。

如何丹凤楼中手,未作金鸡竿下人。

家有宁馨堪跨灶,囊无阿堵可通神。

客谈江北狼烟息,暂展双眉不用颦。

(0)

又和六首·其五

薰蔷薇水启函封,妙语端能破闷悰。

自请把麾行雅志,渠能腰扇障羞容。

居然雄狡伏麟凤,何止杰魁如虎龙。

致了丰年归未晚,西来诏墨似鸦浓。

(0)

题四梦图.梦蝶

浪说身如蝶,安能及蝶哉。

穿花终日去,据槁霎时回。

(0)

题四贤像.魏处士

曾箴王太尉,亦讽寇莱公。

无端两丞相,有愧一山翁。

(0)

久不闻乌鹊,朝来噪不休。

殊乡无喜事,应为买归舟。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