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不靖自牛李,党籍何劳口舌争。
莫说纷纷倒元祐,古来平国用阿衡。
唐家不靖自牛李,党籍何劳口舌争。
莫说纷纷倒元祐,古来平国用阿衡。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名为《存没口号(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于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
"唐家不靖自牛李",这里指的是唐朝末年牛僧孺、李昌符等宦官专权,导致国政混乱。"党籍何劳口舌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朋党之争的无奈和批评。
接着的两句"莫说纷纷倒元祐,古来平国用阿衡","元祐"指的是北宋时期的一次政治清洗,即元祐更化。"阿衡"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后被尊为理想的贤臣。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上能平定国家之乱、施行仁政的贤臣的怀念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苏轼以其深厚的历史修养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用词锋利、意境深远地展现了诗人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