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水衔花一片。恰睹双双轻燕。
问尔故巢何处是,似向主人依恋。
飞去又飞来,恐被秋风吹倦。谁系红绡堪羡。
谁寄锦书如面。冷落江南烟水候,曾到旧家庭院。
我自故乡遥梦,入关河愁断。
拂水衔花一片。恰睹双双轻燕。
问尔故巢何处是,似向主人依恋。
飞去又飞来,恐被秋风吹倦。谁系红绡堪羡。
谁寄锦书如面。冷落江南烟水候,曾到旧家庭院。
我自故乡遥梦,入关河愁断。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离亭燕·旅燕》描绘了一幅旅途中偶遇燕子的生动画面。"拂水衔花一片",写燕子轻盈地掠过水面,嘴中叼着一朵花,形象生动,富有动态美。"恰睹双双轻燕",双燕相伴,增添了画面的和谐与温馨。
诗人接着询问燕子旧时的巢穴所在,暗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燕子归巢的羡慕,"问尔故巢何处是,似向主人依恋"。燕子的回旋飞舞,似乎在寻找旧家,让人联想到诗人自己的漂泊不定。
"飞去又飞来,恐被秋风吹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易老的感慨,以及对家乡温暖的留恋。"谁系红绡堪羡,谁寄锦书如面",借燕子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希望能有人传递书信,如同面对面交谈。
最后,诗人以"冷落江南烟水候,曾到旧家庭院"收尾,描绘出江南烟雨中的寂寥景象,回忆起往昔在故乡的生活,而"我自故乡遥梦,入关河愁断"则直接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旅燕的形象,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在外漂泊的孤独感。
吾亦爱吾庐,试听谈向背。
维南汇平湖,浙水实分派。
两峰屹三塔,形势远襟带。
城中那有此,到处怜湫隘。
拿舟信所之,讵复防厉揭。
猿鹿骛幽旷,引遁终远害。
抱垣更通津,渔钓欲寄快。
都缘迹不羁,彻老心自在。
吾亦爱吾庐,万木纷秀挺。
一一亲主盟,非特时管领。
缅怀蛮触氏,陨腐争夺境。
跃然起予衷,大类困浇茗。
扫空市虎疑,照破杯蛇影。
步宽更容人,园中无陕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