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同志·其四》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同志·其四》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古风

吾亦爱吾庐,试听谈向背。

维南汇平湖,浙水实分派。

两峰屹三塔,形势远襟带。

城中那有此,到处怜湫隘。

拿舟信所之,讵复防厉揭。

猿鹿骛幽旷,引遁终远害。

抱垣更通津,渔钓欲寄快。

都缘迹不羁,彻老心自在。

(0)
注释
庐:小屋。
谈向背:谈论优点和缺点。
维南:南方。
浙水:浙江的水。
屹:耸立。
襟带:像衣襟般环绕。
湫隘:狭小、局促。
拿舟:乘船。
厉揭:危险和困扰。
引遁:引退、逃避。
抱垣:靠近城墙。
津:渡口。
彻老:直到老去。
自在:自由自在。
翻译
我也喜爱我的小屋,倾听人们谈论它的优点和缺点。
南方汇聚成一片湖泊,浙江的水流其实是从这里分开的。
两座山峰耸立,中间有三座塔,景色壮丽,像衣襟般环绕。
城市中哪里会有这样的景致?每个角落都让我感到局促而狭小。
乘船随心所欲地游荡,不再担心危险和困扰。
在幽深的山林中,猿猴和鹿儿自由奔跑,我只想远离尘世的纷扰。
靠近城墙的地方还有渡口,我想在这里钓鱼,享受片刻的宁静。
这一切都源于我不受束缚的生活方式,直到老去,我的心依然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己居所的喜爱,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寄托。"吾亦爱吾庐,试听谈向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小屋有着浓厚的情感,并且愿意倾听他人的议论与批评。"维南汇平湖,浙水实分派"则描绘了一片开阔的水景,江水在这里汇聚并分流,显现出自然景观的壮丽。

两峰屹三塔形势远襟带"中的“两峰”和“三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而“形势远襟带”则使人联想到山水之间的辽阔与连绵,给人以深远之感。"城中那有此,到处怜湫隘"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自然景观在城中的稀缺和珍贵。

"拿舟信所之,讵复防厉揭"则是说着手划船,信任自己的方向,不再需要防备或揭开什么,这里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自在。"猿鹿骛幽旷,引遁终远害"中,“猿鹿”形象生动,其“骛”字更添了一份野性与自由,而“引遁终远害”则透露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抱垣更通津,渔钓欲寄快。都缘迹不羁,彻老心自在。”中的“抱垣更通津”可能暗示着一种寻找出路或突破常规的心境,而“渔钓欲寄快”则是希望通过捕鱼这一平静的生活方式来寄托自己的喜悦。"都缘迹不羁,彻老心自在"则总结了作者对于自由和自在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答黄度长

东篱花冷候虫惊,澬水连湘一雁征。

霜色已凋隋岸柳,秋风遗意武昌城。

传经鲁壁闻丝竹,述酒柴桑访秫粳。

心迹元同难举似,云飞叶落两含情。

(0)

五日小饮兼五舟中寄人时两上书忤时相俟谴命故及之

垂垂江上瘴云飞,也听莲舟挝鼓归。

炎海蛟龙吞楚客,绿云烟水吊湘妃。

故园蒲草空盈把,过岭笳声尚合围。

哀些远凭清思抑,目前殊觉解人稀。

(0)

春尽三首·其一

高树莺飞尽,流声能几闻。

微晴通雨色,深绿过花熏。

病浅心心在,欢遥曲曲分。

定知双鬓谢,无复惜殷勤。

(0)

感遇十一首·其一

海国有嘉卉,绍古兰蕙名。

迢递致远道,绮靡发檐楹。

悦彼情所合,矜兹芳有成。

稷下宠琴客,梁园誇词英。

物玩已亦劳,枝叶非天荣。

(0)

丙子五日甲子雨

正月上旬逢甲子,试稽农历定丰年。

奈何终日风兼雨,又恐乘船入市廛。

(0)

送教谕沙允恭赴礼部试易经

袖行荐剡谒南宫,白鹤长鸣蕙帐空。

花气春浓薰锦旆,柳丝风软拂青骢。

世承雨露诗书泽,笔补阴阳造化功。

应试归来须一月,离筵劝酒莫匆匆。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