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其二》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

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

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

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

(0)
注释
郁郁:茂盛的样子。
凌寒色:抵御寒冷的色彩。
解衣:脱下衣服。
假盖:比喻轻松的姿态,如古代官员的官帽。
秦官:古代秦国的官员,这里象征权力或地位。
香宿:香气残留。
青留:翠绿的颜色。
通宵:整夜。
岩侧:岩石旁边。
根窍:植物的根部和孔隙。
手藏丹:暗指某种秘密或珍贵的东西藏在手中。
翻译
茂盛的枝叶抵御寒冬,最适合在这里生长盘旋。
解开衣服享受阳光,如同古代秦官般轻松自在。
香气在微风中轻轻飘落,翠绿的叶子上雨水还未干。
整夜在岩石边做着梦,根和枝节中隐藏着丹药的秘密。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名为《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和细腻描绘。

"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 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阴冷而又适宜栖息的地方。这里的“郁郁”形容的是树木繁盛的景象,生动传达出自然界的丰富与密布。

"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 这两句诗中的意象则是温暖而又安适。诗人通过“解衣”的动作,表露了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态。

"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 此处描述的是夜晚的氛围,室内外弥漫着淡淡的香气,窗外细小的风声和尚未干涸的雨迹,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湿润的环境。

"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 最后两句则是对夜晚梦境的一种描绘。“通宵”表明了整夜的时间跨度,而“岩侧梦”和“手藏丹”则表现出诗人对于道家修炼之术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生活情趣及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雪夜追次坡翁韵四首·其二

放朝声里散晨鸦,閒取诗题赋雪车。

陆海平翻千顷浪,江梅乱落满城花。

几人标格如江令,何处交情有戴家。

不尽高楼看爽气,拟寻樵迹认山叉。

(0)

寄和愚得谢先生韵二首·其二

兰舟旧兴久相违,藜杖馀光得暂依。

二阮有情还共社,两疏休恨不同归。

汉宫直拥青绫被,越调歌传白苧衣。

莫向江湖重回首,故人天上晓星稀。

(0)

赋得玉泉送王元勋还南京席上作

九曲峰前一派过,谁将壮士挽银河。

天池倒浸空中影,地脉潜通洞底波。

诗骨照来先见瘦,醉颜醒后不成酡。

因逢玉兔泉边客,欲斗清泠奈远何。

(0)

送程克勤谕德归省尚书

杨脩家世本公卿,庾信文章自老成。

馆阁尽推良史笔,君王亲记讲官名。

金函玉扆丁宁诏,去马归舟日夜程。

却倚三台看北斗,鲤庭鸾掖正含情。

(0)

送张思履司副使琉球

尚方新报赐衣成,玉节金书万里行。

岭外方言通异俗,岛中烟火望孤城。

由来使者关风化,亲见朝廷录姓名。

不用殷勤宣圣德,远人先贺海波平。

(0)

送秦武昌廷韶

凤凰台上题诗去,鹦鹉洲前建节行。

万里山川佳丽地,六年江汉别离情。

悠悠晓梦尘随马,漠漠春寒雨带城。

好种甘棠三百树,他时留咏汉公卿。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