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
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
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
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
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
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
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
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名为《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和细腻描绘。
"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 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阴冷而又适宜栖息的地方。这里的“郁郁”形容的是树木繁盛的景象,生动传达出自然界的丰富与密布。
"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 这两句诗中的意象则是温暖而又安适。诗人通过“解衣”的动作,表露了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态。
"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 此处描述的是夜晚的氛围,室内外弥漫着淡淡的香气,窗外细小的风声和尚未干涸的雨迹,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湿润的环境。
"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 最后两句则是对夜晚梦境的一种描绘。“通宵”表明了整夜的时间跨度,而“岩侧梦”和“手藏丹”则表现出诗人对于道家修炼之术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生活情趣及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