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十载走金陵,偶共寻幽适性灵。
山色自应千古在,人生能得几回经。
苍松栖鹤看尤好,碧涧潜蛟饮觉腥。
一段风烟堪入画,谁言蓬岛隔穷溟。
红尘十载走金陵,偶共寻幽适性灵。
山色自应千古在,人生能得几回经。
苍松栖鹤看尤好,碧涧潜蛟饮觉腥。
一段风烟堪入画,谁言蓬岛隔穷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钟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深思。首句“红尘十载走金陵”,点明了诗人历经尘世的繁忙后,来到宁静的金陵(今南京),寻求心灵的慰藉。接着,“偶共寻幽适性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探索幽静之地,以求心灵的契合与释放。
“山色自应千古在,人生能得几回经”两句,诗人借山色恒久不变,感叹人生短暂,能够体验到如此美景的机会并不多。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永恒美的赞叹,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苍松栖鹤看尤好,碧涧潜蛟饮觉腥”描绘了钟山的自然景观,苍松与栖息其上的仙鹤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碧绿的山涧中,潜藏的蛟龙似乎也感受到了水的腥味,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段风烟堪入画,谁言蓬岛隔穷溟”则表达了诗人认为这段经历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即使蓬莱仙岛再遥远,也无法阻挡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暮年挈挈侬与君,端觉高歌有鬼神。
平生王恭无长物,此事逼人殊咄咄。
戏谈缰马决鼻牛,夫子大是孙殷流。
休言他日随计上,且看南徐拍天浪。
阿球高气宁用论,为卿三倒实饱闻。
眼边讵肯作悬特,葵藿撑肠方自嘿。
屋头云锦秋水明,兀然隐几渠宁贫。
诗书撩人姑把玩,只与毛锥为老伴。
红尘著脚笑参差,索食祖仁那更疑。
于世无堪大瓠种,独可剖心如叔仲。
江湖作意从之游,老夫颇欲学操舟。
清言解颐未云已,儿子屡惊雷绕齿。
好事谁过扬子云,一樽聊与细论文。
政须林宗巾角折,仍要时时见颜色。
河西诸将气食牛,白羽雕弧锦臂韝。
他日粥饭真衲子,莫年酒肉杂毡裘。
坐上儒冠挥麈尾,帐前羌种看刀头。
吴樯楚柁自江海,聊复看云倚戍楼。
梦醒芙蓉。风檐近、浑疑佩玉丁东。翠微流水,都是惜别行踪。宋玉秋花相比瘦,赋情更苦似秋浓。小黄昏,绀云暮合,不见征鸿。
宜城当时放客,认燕泥旧迹,返照楼空。夜阑心事,灯外败壁哀蛩。江寒夜枫怨落,怕流作题情肠断红。行云远,料澹蛾人在,秋香月中。
曲尘犹沁伤心水,歌蝉暗惊春换。露藻清啼,烟梦淡碧,先结湖山秋怨。波帘翠卷。叹霞薄轻绡,汜人重见。傍柳追凉,暂疏怀袖负纨扇。
南花清斗素靥,画船应不载,坡静诗卷。泛酒芳筩,题名蠹壁,重集湘鸿江燕。平芜未剪。怕一夕西风,镜心红变。望极愁生,暮天菱唱远。
春酌沈沈,晚妆的的,仙梦游惯。
锦溆维舟,青门倚盖,还被笼莺唤。
裴郎归后,崔娘沈恨,漫客请传芳卷。
联题在,频经翠袖,胜隔绀纱尘幔。
桃根杏叶,胶黏缃缥,几回凭阑人换。
峨髻愁云,兰香腻粉,都为多情褪。
离巾拭泪,征袍染醉,强作酒朋花伴。
留连怕,风姨浪妒,又吹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