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室寒侵骨,疏梅月影床。
三更孤雁泪,悲怨不成行。
虚室寒侵骨,疏梅月影床。
三更孤雁泪,悲怨不成行。
这首《冬夜》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冬夜的凄清景象和深沉情感。
首句“虚室寒侵骨”,开门见山地描述了冬夜的寒冷,不仅侵入了房间,更是深入到了人的肌肤与心灵,营造出一种彻骨的寒意。这里的“虚室”既指空荡荡的房间,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空虚。
次句“疏梅月影床”,通过“疏梅”与“月影”的结合,将画面从室外引入室内,月光透过稀疏的梅花洒在床榻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效果。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冬夜的静谧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与思绪。
“三更孤雁泪,悲怨不成行。”这句诗将情感推向高潮。三更时分,本是万物俱寂之时,却有一只孤雁在夜空中哀鸣,其泪水如同悲怨之声,无法成行,仿佛是在诉说着无尽的孤独与哀愁。孤雁的形象在这里象征着诗人自己,表达了在寒冷冬夜中,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悲伤与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孤独、悲伤情感的深刻抒发,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艺术氛围。诗人借助自然景物,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表的孤独与哀愁。
宫檐融暖晨妆懒。轻霞未匀酥脸。
倚竹娇颦,临流瘦影,依约尊前重见。盈盈笑靥。
映珠络玲珑,翠绡葱茜。
梦入罗浮,满衣清露暗香染。
东风千树易老,怕红颜旋减,芳意偷变。
赠远天寒,吟香夜永,多少江南新怨。琼疏静掩。
任剪雪裁云,竞夸轻艳。画角黄昏,梦随春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