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郭方伯舜举·其一》
《答郭方伯舜举·其一》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先朝名德重长杨,拂袖言归大海傍。

南浦轻烟流画鹢,东山明月候胡床。

风期肯逐红颜尽,意气偏从白首长。

莫诧林宗巾角折,苍生频夜卜行藏。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答郭方伯舜举》其一,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对故人情谊的怀念。

首联“先朝名德重长杨,拂袖言归大海傍”,开篇即以“长杨”这一历史地名,暗示了诗中人物曾有的显赫身份和功绩,同时“拂袖言归”四字,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决绝而洒脱的归隐姿态,将个人命运与广阔的大海相联系,寓意深远。

颔联“南浦轻烟流画鹢,东山明月候胡床”,运用了南浦送别和东山雅集的典故,南浦的轻烟和画鹢(装饰华丽的船只)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而东山明月则象征着高雅的聚会。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送别与聚会两种场景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颈联“风期肯逐红颜尽,意气偏从白首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风期”(指风度、气节)与“红颜”(青春美貌)相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坚守气节、不随波逐流的决心。后一句“意气偏从白首长”则表明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意志。

尾联“莫诧林宗巾角折,苍生频夜卜行藏”,引用了林宗(东汉末年的名士)的典故,以林宗巾角折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虽然遭遇挫折,但仍关心百姓疾苦,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态度。最后“苍生频夜卜行藏”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仍坚持自我,寻求正确道路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顾,对个人品格的坚守,以及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正宫.塞鸿秋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看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勾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0)

送戴式之归天台歌

吾闻天台华顶连石桥,石桥巉绝横烟霄。

下有沧溟万折之波涛,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标。

峰悬磴断杳莫测,中有石屏古仙客。

吟窥混沌愁天公,醉饮扶桑泣龙伯。

适来何事游人閒,飘飖八极寻名山。

三花树下一相见,笑我萧飒风沙颜。

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诗五百首。

共结天边汗漫游,重论方外云霞友。

海内诗名今数谁,群贤翕沓争相推。

胸襟浩荡气萧爽,豁如洞庭笠泽月。

寒空万里云开时,人生聚散何超忽,愁折瑶华赠君别。

君骑白鹿归仙山,我亦扁舟向吴越。

明日凭高一望君,江花满眼愁氛氲。

天长地阔不可见,空有相思寄海云。

(0)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

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0)

赠友人三首·其一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0)

逢病军人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0)

赠罗永符联

室临春水幽怀朗;坐对贤人躁气无。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