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诸公海上观敌台夜泊分赋》
《同诸公海上观敌台夜泊分赋》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观形飞海檄,共事得盘桓。

月色鸣刀静,江声咽夜寒。

烽烟筹里息,虎豹望中看。

何日图麟阁,应惭獬豸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诸公在海上观敌台、夜泊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壮阔的边塞气息和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观形飞海檄,共事得盘桓”,开篇即展现出一种壮丽的场景,诗人与诸公一同在海上巡视,仿佛是飞向海中的檄文,共同享受着这份盘桓的乐趣。这里的“海檄”可能象征着对敌人的警告或宣战之意,而“盘桓”则表现出众人在此地的从容与悠然。

颔联“月色鸣刀静,江声咽夜寒”,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月光洒落,似乎让手中的刀剑也变得寂静无声;江水在夜晚显得更加寒冷,其声音仿佛在低吟,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一种深沉而凝重的情感。

颈联“烽烟筹里息,虎豹望中看”,转而描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微妙平衡。烽火已熄,意味着暂时的安宁,但远处的虎豹却让人意识到潜在的威胁并未完全消失。这里通过烽烟与虎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尾联“何日图麟阁,应惭獬豸冠”,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渴望与自省。麟阁是古代表彰功臣的地方,獬豸冠则是象征公正与威严的官帽。诗人问自己何时能被记录在麟阁之上,同时又对自己是否配得上獬豸冠产生了疑问,流露出一种既向往荣誉又谦逊自省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海上观敌台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和日本僧省佐咏其国中源氏园白樱花

剪云雕雪下瑶空,缀向苍柯翠叶中。

晋代桃源何足问,蓬山异卉是仙风。

(0)

公侯

剖符开国重元功,簪组蝉联奕世封。

莫道将门惟富贵,一心图报在精忠。

(0)

暮春游冶城鸟石山

子规啼断欲春归,鸟石苍茫入翠微。

鸟道阴阴人语绝,禅房寂寂磬声稀。

桄榔叶覆经冬雪,踯躅花残未夕晖。

回首驿程西上路,明朝离别漫沾衣。

(0)

关山雪霁图

前峰后峰雪模糊,东村西村春有无。

快雪时晴入佳想,况复见此关山图。

关山迢递相联属,玉洁珠光眩人目。

扶桑飞上金毕逋,暗水流澌度空谷。

野桥行遇路三叉,青旗插檐沽酒家。

驱驴倦客得少憩,怅望远道还咨嗟。

诗翁好事常起早,天寒秪恐梅花老。

柴门时有故人来,阶下白云须用扫。

此图一日落尘寰,笔法依希荆与关。

人生远游固云乐,何似在家长看山。

我本识字耕夫耳,占祥便作丰年喜。

田园归隐会有时,麦饭饱餐茅屋底。

(0)

次韵前进士唐仲文登黄山诗

献策当年动玉音,云霄旧路复追寻。

江山聊寄登临兴,草木犹知抚字心。

菊意渐香螃蟹实,松阴乍冷鹤猿吟。

荒岩醉访歌台迹,雨长苔花翠湿襟。

(0)

黄华一首送叶师仁省兄还栝苍

睆彼黄花,有烨其辉。骊驹在路,送子于归。

蔚彼柔桑,猗其条矣。心之怊矣,维其辽矣。

翩翩者鳦,亦习其羽。悠悠者途,孔脩且阻。

执子之手,酌子以酒。言念言怀,劳心如纠。

子有兄弟,维胸维臆。嗟我之怀,曷云能极。

瞻彼崇阿,维云茫茫。之子之往,多我慨伤。

鸿雁于征,载号载飞。兄弟之远,胡宁不悲。

山川遐邈,日月逾迈。送子于归,俾我心瘵。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