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上郡,杨柳到时春。
堑起背城雁,帆分向海人。
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
静理更何事,还应咏白蘋。
浙江江上郡,杨柳到时春。
堑起背城雁,帆分向海人。
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
静理更何事,还应咏白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浙江江上郡,杨柳到时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杨柳是春天的象征,它的出现预示着季节的更迭。
"堑起背城雁,帆分向海人"一句中,"堑起"指的是长城,而"背城雁"则暗示了边塞之远。"帆分向海人"描绘了一幅远行者扬帆远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一句中,"峤云"给人以神秘感,"侵寺吐"则是说云雾缭绕于古寺之中。"汀月"指的是水边的明月,而"隔楼新"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月光的感受。
最后两句"静理更何事,還應咏白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境。"静理"意味着心境平静,而"更何事"则是说除了欣赏大自然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需要去做。"还应咏白蘋"中,“咏”意为吟诵或歌咏,"白蘋"指的是荷花,这里代表着清新的生活态度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春色的各个方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他个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归宿之情。
数日寺门浩浩,全身走入荒草。
五湖高士安禅,休要别处寻讨。
廊下喏诺分明,阶前斛斟叫噪。
劳生日用无私,般若光中虚老。
灯笼暗地攒眉,露柱低头懊恼。
令予冷眼偷看,不觉呵呵笑倒。
三钱买个郑州梨,元来是青州枣。
毗卢影里,般若光中。互为主伴,法界融通。
白云片片,帝网重重。形分万派,月印寒空。
道人活计,古佛家风。自他兼济,无功之功。
高著眼,莫狐疑。卷舒自在,今正是时。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四面阴云旋旋舒,冰轮一片耀昏衢。
影分万派曾无异,光照千门岂有殊。
境寂风清思至友,香残玉篆倦加趺。
寥寥廓彻琉璃界,心月圆明德不孤。
杜门无俗交,尘事任浩浩。
空斋学佛外,六经恣论讨。
仁义志不移,贫病谁相恼。
天命唯我乐,百神非吾祷。
为文宗孔孟,开谈黜庄老。
谀谄音声恶,寂寥滋味好。
褰帷愁绪绝,凭栏寒气早。
雁影沈远空,虫鸣咽衰草。
伊余何为者,力拟行正道。
愿扬君子风,浇浮一除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