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璧闽天紫气微,十年空恨国工稀。
犹馀明月人间号,不睹连城海上归。
及墓诸生封马鬣,挑灯少妇泣牛衣。
平生剩有遗书在,惆怅传经心事违。
陨璧闽天紫气微,十年空恨国工稀。
犹馀明月人间号,不睹连城海上归。
及墓诸生封马鬣,挑灯少妇泣牛衣。
平生剩有遗书在,惆怅传经心事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哭子相(其二)》。诗中以“陨璧闽天紫气微”开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失去儿子的悲痛比作陨落的美玉,天空中微弱的紫色祥云,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哀伤与失落。
“十年空恨国工稀”,十年来,诗人内心充满了对国之工匠的怀念,暗示儿子的离世给国家和家族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也表达了对儿子才华的惋惜之情。
“犹馀明月人间号,不睹连城海上归”,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儿子的离去与明月的永恒相对照,表达了对儿子才华和生命的怀念,同时又无法亲眼见到他如同连城之宝一般回归,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及墓诸生封马鬣,挑灯少妇泣牛衣”,这两句描绘了丧子后的情景,学生们在墓前祭拜,少妇在夜晚挑灯哭泣,展现了亲人悼念逝者的场景,充满了哀伤和不舍。
“平生剩有遗书在,惆怅传经心事违”,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对儿子留下的书籍的珍惜,以及未能实现传承学问心愿的遗憾,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深怀念和对未完成事业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失去儿子后的悲痛与怀念,以及对儿子才华和未竟事业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