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岭人家抱朴翁,莺啼燕语正东风。
帝城只在湖边畔,都付伤春病酒中。
葛岭人家抱朴翁,莺啼燕语正东风。
帝城只在湖边畔,都付伤春病酒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朴翁所处环境的宁静与生机。首句“葛岭人家抱朴翁”,点明了朴翁居住在葛岭这样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暗示了他与世无争、追求朴素生活的性格。接着,“莺啼燕语正东风”一句,以莺啼燕舞的景象,渲染出春天的生机勃勃,东风轻拂,更添了几分温柔与和煦,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春天的到来欢歌。
“帝城只在湖边畔”,将繁华的都市与朴翁所在的宁静之地相对比,暗示了朴翁对都市生活的疏离感,以及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都付伤春病酒中”,则表达了朴翁在面对春日美景时,内心可能涌起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可能伴随着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甚至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难免会因人生百态而感到一丝忧愁或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朴翁这一角色,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秋色满天地,离愁感四海。
人生萍梗踪,况乃在兰茝。
平居搴撷意,梦寐或千载。
思为竹素功,安知陵谷改。
一落尘鞅间,误作荆榛宰。
国计急诛求,民命忧痍瘣。
别路指夕氛,友声赠朝采。
入林旧稽阮,结驷新元恺。
鸿雁忽分翔,兼葭宛而在。
拟报明月珠,江波起芳汇。
分手燕台几岁时,中原回首遂如斯。
频年惜别情何限,特地遥临遇亦奇。
共对今宵思昔日,却怜乐极转生悲。
相逢不忍轻相别,还订春明后会期。
愿作山前松柏枝,双双墓道长相守。
郎如逝水去不回,妾似落花再难开。
华山矶里有肠断,燕子楼头无梦回。
且教一死酬君爱,犹恐君情不相待。
故将千载绿珠愁,忙解湘灵二妃佩。
当时歌发孟才人,一声红粉委黄尘。
如君慷慨英雄志,比翼连枝亦报恩。
莫言艳骨沉荒土,烈烈芳魂自千古。
相期生死不相离,离恨天应君独补。
地久天长日月孤,人间能几女专诸。
只愁文伯宫中伴,亦有扁舟入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