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燕台几岁时,中原回首遂如斯。
频年惜别情何限,特地遥临遇亦奇。
共对今宵思昔日,却怜乐极转生悲。
相逢不忍轻相别,还订春明后会期。
分手燕台几岁时,中原回首遂如斯。
频年惜别情何限,特地遥临遇亦奇。
共对今宵思昔日,却怜乐极转生悲。
相逢不忍轻相别,还订春明后会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觉斯所作,名为《自燕都别孙鲁山同年三十载矣乱离之后信息杳然乙巳孟春买舟见访喜出意外奈有惠潮之游匆匆解缆未得尽欢许以春明归舟再晤意少慰也诗以纪之》。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孙鲁山分别多年后,在乱世中失去联系,直到乙巳年春天,孙鲁山乘船来访,让诗人惊喜不已,但因有惠潮之游,匆匆离别,未能畅谈,约定在春明时节再次相聚,以此诗纪念这次难得的重逢。
诗的开篇“分手燕台几岁时,中原回首遂如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和时间跨度,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顾,流露出深深的感慨。接着,“频年惜别情何限,特地遥临遇亦奇”两句,表达了长时间的分离后,再次相遇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
“共对今宵思昔日,却怜乐极转生悲”则揭示了重逢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日时光的回忆,也有对相聚短暂的遗憾,以及对未来再次分别的忧虑。最后,“相逢不忍轻相别,还订春明后会期”表达了诗人不愿轻易与友人分别,期待在春明时节再次相聚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天开象纬日与星,地灵川岳万汇形。
羲书奎画河图呈,万世照耀传六经。
贤传羽翼众喙鸣,博通贯一量重轻。
譬犹作室矩度程,群材咸萃无奇嬴。
曲可使直陂可平,指顾左右集大成。
吴山屹立太古清,书舍临高疏牖棂。
紫云红雾栖前楹,万家玉树森在庭。
牙签历历黄金縢,万轴架插明星荧。
斗牛午夜红光倾,天官早岁尝躬耕。
养志馀力篝火灯,布帷黝黑积晕成。
秋囊或贮山下萤,有草如带似尧蓂。
隐德自足通山灵,时来九万随风鹏。
桥门璧水扬华英,铁冠珥笔朝承明。
绣衣持斧白玉京,从龙天飞掌铨衡。
春官侍从鸳鸯停,乃知读书助修能。
万事转圜无滞凝,他年有待悬车荣。
锦袍山下濯冠缨,买舟相送试一登。
吴中俊彦来相迎,欢呼共睹贤公卿。
乡人子弟传颂声,重作吴山书舍铭。
《吴山书舍诗》【明·解缙】天开象纬日与星,地灵川岳万汇形。羲书奎画河图呈,万世照耀传六经。贤传羽翼众喙鸣,博通贯一量重轻。譬犹作室矩度程,群材咸萃无奇嬴。曲可使直陂可平,指顾左右集大成。吴山屹立太古清,书舍临高疏牖棂。紫云红雾栖前楹,万家玉树森在庭。牙签历历黄金縢,万轴架插明星荧。斗牛午夜红光倾,天官早岁尝躬耕。养志馀力篝火灯,布帷黝黑积晕成。秋囊或贮山下萤,有草如带似尧蓂。隐德自足通山灵,时来九万随风鹏。桥门璧水扬华英,铁冠珥笔朝承明。绣衣持斧白玉京,从龙天飞掌铨衡。春官侍从鸳鸯停,乃知读书助修能。万事转圜无滞凝,他年有待悬车荣。锦袍山下濯冠缨,买舟相送试一登。吴中俊彦来相迎,欢呼共睹贤公卿。乡人子弟传颂声,重作吴山书舍铭。
https://shici.929r.com/shici/CRAz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