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有芳桂,耸立自孤生。
时当风露凄,顾发黄金荣。
翘处群植闹,悠悠扬德馨。
众秽岂不忌,气禀莫相能。
庭前有芳桂,耸立自孤生。
时当风露凄,顾发黄金荣。
翘处群植闹,悠悠扬德馨。
众秽岂不忌,气禀莫相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庭院景象。"庭前有芳桂,耸立自孤生",诗人以桂花的独立姿态起笔,强调了其在庭前的卓尔不群和清雅之气。"时当风露凄,顾发黄金荣",通过描绘桂花在秋风冷露中依然繁盛,显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和盎然的生机。
"翘处群植闹,悠悠扬德馨",进一步赞美了桂花在众多植物中独树一帜,其芬芳四溢,寓意着高尚的品德和美德。"众秽岂不忌,气禀莫相能",暗指桂花的香气使周围杂草污秽都为之忌惮,表达了诗人对桂花高洁气质的敬仰,以及对其独特品质的肯定。
总的来说,沈周的《咏庭前桂》以细腻的笔触,借物抒怀,寓言人品,展现了桂花的孤傲与芬芳,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碧桃花落蓬莱宫,银屏甲帐围春风。
冰帘卷水玉堂静,白露滴月银床空。
仙人夜酌九霞酒,手握北斗倾尊中。
梧枝落影凤凰语,幽韵仿佛临苍穹。
伐毛洗髓天地老,火鼎夜出芙蓉红。
呼龙洞口种瑶草,采药忽遇松间童。
茆君自骑一虎去,犹闻珂佩声丁东。
武华山人三载别,绿袍赤杖苍髯翁。
淮南江上复相见,落日淡淡天无穷。
明朝稽首渡江去,楚水清浅银河通。
建溪秋高山水清,溪边偶识衡阳僧。
临水洗钵挂溪阁,夜访校书天禄灯。
圣经佛偈通宵读,苜蓿堆盘胜食肉。
回雁峰南难寄书,武夷洞前堪煮粥。
西风猎猎吹水寒,相送郎官南出关。
校书公子玉京去,衡阳上人何日还。
手中玉杖春雨绿,毋乃湘君庙前竹。
胡不截作双凤箫,吹作来仪舜庭曲。
古曲雅以淡,天高难上闻。
不如且挂杖头月,归卧祝融峰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