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说香塘路,丛梅照眼新。
我思携酒伴,去觅咏花人。
冷淡全胜雪,孤高不受尘。
悬知今夕梦,不到故山春。
近说香塘路,丛梅照眼新。
我思携酒伴,去觅咏花人。
冷淡全胜雪,孤高不受尘。
悬知今夕梦,不到故山春。
这首清代诗人张琳的《约友香塘看梅》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冬日赏梅图景。首句“近说香塘路,丛梅照眼新”,点出诗人与朋友将要前往的香塘小径,那里梅花簇拥,景象宜人,给冬日带来了生机。“我思携酒伴,去觅咏花人”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期待,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品酒赏梅,共享诗情画意。
接下来的“冷淡全胜雪,孤高不受尘”两句,通过赞美梅花的洁白无瑕和孤傲高洁,进一步突显了其不染世俗的品质。诗人认为梅花的清冷孤高之美超过了白雪,暗示了梅花的精神境界。最后,“悬知今夕梦,不到故山春”以梦境收尾,诗人预想今晚的梦境中,他将置身于梅花盛开的香塘,而非故乡的春天,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深深留恋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描绘梅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新秋积雨后,夜闻蚯蚓声。
似争络纬繁,不让蟋蟀清。
嗟尔微陋物,身与土壤并。
藐然本无心,天时使之鸣。
空庭杂槁木,亦能感人情。
老蛟蛰污泥,寂默不自惊。
一旦走霹雳,飞雨洗八纮。
幽蟠孰可闻,自有济物诚。
岁若弗大旱,此志岂妄行。
区区鲁国争蜗角,矗矗齐城磔猬毛。
万壑相倾知地险,浮云忽散觉天高。
苍烟自古埋尘世,红日中宵破海涛。
七十二君迷旧迹,空教秦汉侈心劳。
闻说频来帝里游,药炉何日得同流。
劝君只就红尘里,拨转河车万事休。
日出野旷明,肃然访道生。
杳渺湖外去,散诞云边行。
秋高天宇净,脱叶飞纵横。
乘风度林岭,转觉衣屦轻。
时闻缥缈间,微飙传鹤声。
知与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须臾转幽谷,紫府芝田平。
仙童走脚报,松子来门迎。
接袂语且笑,所欢非欲情。
丹脸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开筵罗玉粒,盘餐馐紫英。
绸缪似交旧,洒落怀抱倾。
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
欲有重寻约,还忧变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