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沈声群动息,纤尘绝迹片云无。
此时何物名身世,一点灵光彻太虚。
万籁沈声群动息,纤尘绝迹片云无。
此时何物名身世,一点灵光彻太虚。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静谧清冷的景象,诗人独坐于清思台上,面对明月,思绪万千,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万籁沈声群动息”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各种声音都已沉寂,万物皆归于平静。次句“纤尘绝迹片云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连细微的尘埃都消失不见,天空中也无一片云彩,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两句“此时何物名身世,一点灵光彻太虚”,诗人在此时此刻,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净化,只有一丝灵光穿透虚空,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巫峡昭君有奇色,毛生欲画无由得。
但作东风背面身,看来已可倾人国。
朝来睡起鬓发垂,手如春笋领蝤蛴。
绣帷幽梦断难续,想像翠黛颦修眉。
春光三月浓于酒,燕燕双飞莺唤友。
不教腻脸露桃花,且喜腰支似杨柳。
君不见汉宫多病李夫人,转面不顾君王嗔。
古来画工画意亦自足,烟雾玉质何由真。
柳色看犹未,梅花折巳堪。
流年空客恨,旧事与谁谈。
落日窥愁绝,东风半醉酣。
云深归晓雁,水暖浴春蚕。
从事终无愧,空餐色有惭。
家山方杳杳,官府谩覃覃。
隐几心犹静,焚香鼻观参。
语新怜鹊喜,声鄙恶鸱贪。
旅迹何时定,归心不厌南。
佳辰近烧烛,盛事忆传柑。
学业虚千卷,生涯寄一庵。
谁能吊双影,无月不成三。
定羌城下河南流,定羌城上三层楼。
使君置酒劳行役,今夕何夕当中秋。
孤烟落日明天末,汹涌碧云俄暮合。
惺惺骑马雨中归,造物戏人无乃虐。
紞如戍鼓方三更,梦回一室还虚明。
出门惊笑遽如许,浮云四卷秋天清。
谁家高会搴珠箔,笑语声从云外落。
倦客明朝又短亭,行人何似居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