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宋 / 苏舜钦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新秋积雨后,夜闻蚯蚓声。

似争络纬繁,不让蟋蟀清。

嗟尔微陋物,身与土壤并。

藐然本无心,天时使之鸣。

空庭杂槁木,亦能感人情。

老蛟蛰污泥,寂默不自惊。

一旦走霹雳,飞雨洗八纮。

幽蟠孰可闻,自有济物诚。

岁若弗大旱,此志岂妄行。

(0)
鉴赏

这首《秋夜》由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秋时节雨后的夜晚景象,以及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中首先描绘了新秋积雨之后的夜晚,雨后的湿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此时夜幕降临,耳边传来蚯蚓的低吟声,与远处络纬的叫声相互交织,又与蟋蟀的清脆鸣叫形成对比。诗人以“似争络纬繁,不让蟋蟀清”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谐共存的美妙画面。

接着,诗人借物抒情,将蚯蚓、络纬、蟋蟀等微小生命与自身情感相连,感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却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发出自己的声音。诗人以“嗟尔微陋物,身与土壤并。藐然本无心,天时使之鸣”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随后,诗人转向对庭院中槁木的描写,即使在寂静的夜晚,这些槁木也能触动人心,引发深思。这种自然界的无声语言,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

最后,诗人以“老蛟蛰污泥,寂默不自惊。一旦走霹雳,飞雨洗八纮”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比喻人生中的起伏与变化,如同老蛟在泥泞中沉睡,最终在雷电的轰鸣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洗净天地间的尘埃。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力量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既有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起伏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苏舜钦

苏舜钦
朝代:宋   字:子美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48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