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客舍秋深自寂寥,那堪独坐思迢迢。

梧桐吹瘦西风叶,鳷鹊低横半夜桥。

眼底晴烽连朔漠,耳边凉籁八芭蕉。

开尊且谩伤摇落,何处高楼吹玉箫。

(0)
鉴赏

这首《秋夜》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寂寥之景。首句“客舍秋深自寂寥”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秋意深浓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那堪独坐思迢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思绪万千、难以排遣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梧桐吹瘦西风叶,鳷鹊低横半夜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凄清的夜晚。梧桐树在西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瘦弱,而远处的鳷鹊(即喜鹊)在半夜的桥上低飞,这些细节都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诗意。

“眼底晴烽连朔漠,耳边凉籁八芭蕉”则将视角从室外转至室内,通过“晴烽”和“凉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晴烽象征着远方的战事,连绵不绝,而凉籁则是指芭蕉叶在秋风中发出的声音,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对战乱的忧虑,也反映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开尊且谩伤摇落,何处高楼吹玉箫”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日的衰败,选择暂时放下忧愁,借酒浇愁,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玉箫”通常象征着高雅的艺术或美好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秋日萧瑟之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再使蜀道

眇眇葭萌道,苍苍褒斜谷。

烟壑争晦深,云山共重复。

古来风尘子,同眩望乡目。

芸阁有儒生,轺车倦驰逐。

青春客岷岭,白露摇江服。

岁月镇羁孤,山川俄反覆。

鱼游恋深水,鸟迁恋乔木。

如何别亲爱,坐去文章国。

蟋蟀鸣户庭,蟏蛸网琴筑。

(0)

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

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

赤光来照夜,黄云上覆晨。

海县衔恩久,朝章献舞新。

高居帝座出,夹道众官陈。

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

珠囊含瑞露,金镜抱仙轮。

何岁无乡饮,何田不报神。

薰歌与名节,传代幸群臣。

(0)

东山寺

寒色苍苍老柏风,石苔清滑露光融。

半夜四山钟磬尽,水精宫殿月玲珑。

(0)

缺题

在家娇小女,卷幔爱花丛。

不畏罗衣湿,折花风雨中。

(0)

奉和圣制瑞雪篇

万年春,三朝日,上御明台旅庭实。

初瑞雪兮霏微,俄同云兮蒙密。

此时骚切阴风生,先过金殿有馀清。

信宿婵娟飞雪度,能使玉人俱掩嫭。

皓皓楼前月初白,纷纷陌上尘皆素。

昨讶骄阳积数旬,始知和气待迎新。

匪惟在人利,曾是扶天意。

天意岂云遥,雪下不崇朝。

皇情玩无斁,雪委方盈尺。

草树纷早荣,京坻宛先积。

君恩诚谓何,岁稔复人和。

预数斯箱庆,应如此雪多。

朝冕旒兮载悦,想籉笠兮农节。

倚瑶琴兮或歌,续薰风兮瑞雪。

福浸昌,应尤盛,瑞雪年年常感圣。

愿以柏梁作,长为柳花咏。

(0)

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不谢古名将,吾知徐太常。

年才三十馀,勇冠西南方。

顷曾策匹马,独出持两鎗。

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

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

卿月益清澄,将星转光芒。

复居少城北,遥对岷山阳。

车马日盈门,宾客常满堂。

曲池荫高树,小径穿丛篁。

江鸟飞入帘,山云来到床。

题诗芭蕉滑,对酒棕花香。

诸将射猎时,君在翰墨场。

圣主赏勋业,边城最辉光。

与我情绸缪,相知久芬芳。

忽作万里别,东归三峡长。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