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过南圃,榕阴接地苍。
草亭还可坐,石榻不胜凉。
荔子缘堤熟,荷花隔水香。
更多幽赏伴,渔艇系垂杨。
夏日过南圃,榕阴接地苍。
草亭还可坐,石榻不胜凉。
荔子缘堤熟,荷花隔水香。
更多幽赏伴,渔艇系垂杨。
此诗描绘了夏日南圃之景,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句“夏日过南圃,榕阴接地苍”开篇即营造出一片绿意盎然、清凉宜人的氛围,榕树的浓荫覆盖大地,仿佛与天空相连,给人以视觉上的延伸感。
接着,“草亭还可坐,石榻不胜凉”两句,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南圃的凉爽与舒适。草亭作为避暑小憩之处,石榻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凉意,两者相得益彰,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乡村生活画卷。
“荔子缘堤熟,荷花隔水香”则是对南圃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荔枝成熟于河堤边,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而荷花则在水的另一侧静静绽放,其清香随风飘散,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南圃的物产丰富,也暗示了这里的环境优美,适合人们欣赏与享受。
最后,“更多幽赏伴,渔艇系垂杨”以渔艇系于垂杨树下作为结语,既呼应了开头的“榕阴接地苍”,又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整个诗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捕捉了夏日南圃的宁静与生机,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乡村生活的恬淡。
若耶溪畔醉秋风,猎猎船旗照水红。
后夜钱塘酒楼上,梦魂应绕浙江东。
北沼凉归早,西轩火正流。
萤光偏爱夜,蛩语最知秋。
好月因云暗,清风为树留。
烟来昏翠幕,雾下失沧洲。
河转疑天侧,星回恨岁遒。
惟馀双鹤唳,不减到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