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鬓星星倦折腰,十年归就故山樵。
临江径坏茅围屋,颍水风清树厌瓢。
防蠹旧编裁竹牒,蠲疴珍剂访芝苗。
鬻文谋食机心尽,试为劳生谕炙鸮。
衰鬓星星倦折腰,十年归就故山樵。
临江径坏茅围屋,颍水风清树厌瓢。
防蠹旧编裁竹牒,蠲疴珍剂访芝苗。
鬻文谋食机心尽,试为劳生谕炙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田园的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衰鬓星星倦折腰",通过对头发斑白、腰身疲惫的形象描写,传达了诗人年华已高、体力不济的现实。"十年归就故山樵"则表明诗人在外奔波十载之后,最终回到了故乡的山林之中,以樵夫自居。
下片"临江径坏茅围屋,颍水风清树厌瓢"中的景象,通过对破败的小路、茅草编织的围墙以及河流边清风徐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防蠹旧编裁竹牒,蠲疴珍剂访芝苗"则透露出诗人在田园生活中对抗虫害、珍视药材以及寻找灵芝仙草的用心。
最后两句"鬻文谋食机心尽,试为劳生谕炙鸮"表达了诗人在物质生活上的勉强与不得已。"鬻文"意味着出卖文字以换取食物,而"试为劳生谕炙鸮"则是诗人对自身辛勤劳作、并劝诫自己要像炙烤的鸟儿一样,忍受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困顿和无奈。
十年不踏淮安路,今日昌原得纵游。
千树撩人诗兴动,恰如何逊在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