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堤边,琵琶巷里,人字青溪。
本博陵旧氏,愁窥燕幕,汾阳公子,共听乌啼。
春寒愁又度,落尽东园几树梨。
空回首,正江南烽火,塞北征鼙。相誓盈盈两地。
奈仙源鸡犬望后都迷。
况渚下书沉,误排雁影,章台人去,遗恨桃枝。
隔巷空还系臂,便钿合金钗何处思。
只蛮笺数幅,堪付新词。
桃叶堤边,琵琶巷里,人字青溪。
本博陵旧氏,愁窥燕幕,汾阳公子,共听乌啼。
春寒愁又度,落尽东园几树梨。
空回首,正江南烽火,塞北征鼙。相誓盈盈两地。
奈仙源鸡犬望后都迷。
况渚下书沉,误排雁影,章台人去,遗恨桃枝。
隔巷空还系臂,便钿合金钗何处思。
只蛮笺数幅,堪付新词。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感伤的画面,以桃叶堤和琵琶巷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人字青溪"暗示了流水潺潺,仿佛在低语着过往的故事。主人公来自博陵世家,曾与燕幕中的女子共度时光,如今却只能独自面对乌鸦的哀鸣,感受春寒中梨花凋零的凄凉。战火纷飞的江南与边塞的鼙鼓声,更增添了他心中的忧虑。
词中男女之情深重,虽有誓言,但仙源已逝,书信沉没,误以为雁影,寄托无门。章台女子的离去,只留下桃枝上的遗憾。巷口的臂环空系,象征着情感的牵绊,而金钗的去向成谜,引发了深深的思念。最后,词人只能在几幅蛮笺上倾诉新词,寄托对远方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沁园春》以其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清初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怀念与无奈的情感抒发,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幽兰生深谷,靡靡多容光。
众草虽共长,安得比其芳。
修丛泛光风,紫蕤明朝阳。
岂徒媚春色,特以持贞良。
幽閒意自得,婉淑情不伤。
忽然商飙发,肃肃飞严霜。
卉木竞凋谢,山林亦荒凉。
惟兹一寸芳,枯槁犹馨香。
岂同桃李花,零落随风扬。
小草有坚操,虽死而不亡。
佳人在空谷,遭时不平康。
能以礼自持,与世扶纲常。
我歌幽兰诗,楚调悲中肠。
掩抑发鸣琴,声尽馀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