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生深谷,靡靡多容光。
众草虽共长,安得比其芳。
修丛泛光风,紫蕤明朝阳。
岂徒媚春色,特以持贞良。
幽閒意自得,婉淑情不伤。
忽然商飙发,肃肃飞严霜。
卉木竞凋谢,山林亦荒凉。
惟兹一寸芳,枯槁犹馨香。
岂同桃李花,零落随风扬。
小草有坚操,虽死而不亡。
佳人在空谷,遭时不平康。
能以礼自持,与世扶纲常。
我歌幽兰诗,楚调悲中肠。
掩抑发鸣琴,声尽馀慨慷。
幽兰生深谷,靡靡多容光。
众草虽共长,安得比其芳。
修丛泛光风,紫蕤明朝阳。
岂徒媚春色,特以持贞良。
幽閒意自得,婉淑情不伤。
忽然商飙发,肃肃飞严霜。
卉木竞凋谢,山林亦荒凉。
惟兹一寸芳,枯槁犹馨香。
岂同桃李花,零落随风扬。
小草有坚操,虽死而不亡。
佳人在空谷,遭时不平康。
能以礼自持,与世扶纲常。
我歌幽兰诗,楚调悲中肠。
掩抑发鸣琴,声尽馀慨慷。
此诗《幽兰题姚节妇金氏传后》由元代诗人张简所作,通过描绘幽兰在深谷中的生长状态,以及其独特的品质和生命力,来寓意姚节妇金氏的高尚品德与坚韧精神。
首句“幽兰生深谷”,以幽兰生长于深谷之中开篇,象征着姚节妇金氏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高洁之志。接下来的“靡靡多容光”描绘了幽兰虽处幽暗之地,却依然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比喻姚节妇金氏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仍能展现出非凡的魅力和光辉。
“众草虽共长,安得比其芳”则表达了幽兰与周围杂草并存,但其芳香难以比拟,以此来强调姚节妇金氏的道德品质远超常人,不可同日而语。
“修丛泛光风,紫蕤明朝阳”描绘了幽兰在风中摇曳,阳光下绽放的美丽景象,象征着姚节妇金氏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岂徒媚春色,特以持贞良”进一步赞扬了幽兰不仅美化环境,更以其坚贞的品质为世人树立榜样,以此比喻姚节妇金氏不仅外表美丽,更重要的是她坚守贞操,为社会道德树立了标杆。
“幽閒意自得,婉淑情不伤”赞美了幽兰在宁静中自得其乐,其温柔淑雅的情操不受外界伤害,同样寓意着姚节妇金氏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善良,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
“忽然商飙发,肃肃飞严霜”描述了季节更替,寒风凛冽,霜雪覆盖,象征着姚节妇金氏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坚持自我,不畏艰难。
“卉木竞凋谢,山林亦荒凉”描绘了万物凋零,山林荒凉的景象,以此反衬出幽兰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姚节妇金氏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生机与活力。
“惟兹一寸芳,枯槁犹馨香”强调了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幽兰依然散发着香气,以此比喻姚节妇金氏即使生命垂危,其高尚品德依然芬芳四溢,影响着周围的人。
“岂同桃李花,零落随风扬”将幽兰与桃李花进行对比,强调了幽兰的品质远胜于随风飘散的普通花朵,寓意姚节妇金氏的美德如同幽兰,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
“小草有坚操,虽死而不亡”赞美了小草即使微小,也有坚定的操守,即使死亡也不会消逝,以此比喻姚节妇金氏虽然离世,但她的精神和品德将永远流传。
“佳人在空谷,遭时不平康”描绘了佳人(姚节妇金氏)在空谷中遭遇不公,但仍保持平和的心态,体现了她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智慧。
“能以礼自持,与世扶纲常”赞扬了姚节妇金氏能够以礼法约束自己,维护社会的纲常伦理,展现了她作为女性的智慧与责任感。
最后,“我歌幽兰诗,楚调悲中肠”表达了诗人对姚节妇金氏的敬仰之情,通过歌唱幽兰,抒发心中的哀愁与感慨,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幽兰的形象,巧妙地将姚节妇金氏的高尚品德与坚韧精神融入其中,既赞美了她的美好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她深深的敬仰与怀念。
峤南足暄候,秋叶不凋霜。
孤根自北来,绣蕊忽葩张。
嗟尔本国艳,秀色含天香。
淑气入春萼,园苑生辉光。
豪家走钿车,珠翠妍新妆。
贵门陈广宴,金碧开华堂。
惟恐风雨至,不羞歌舞狂。
意态占韶景,众媚曷能妨。
今兹植荒圃,空斋围短墙。
节物寒蝉后,林木野梅傍。
胡为吐奇卉,特此昧温凉。
祇知逢日暖,岂测非春阳。
蜂蝶不尔采,坏栏啼夜螀。
伊予久杜门,荆榛三径荒。
独酌难成醉,徙倚徒徬徨。
怜尔守常性,幽丛不改芳。
姑苏平野入黄池,烟树重重绿涨迷。
肆列门前喧坌俗,稻临屋背尽幽栖。
路长车马南还北,水远帆樯东复西。
小寺江心閒系缆,周回看尽柳盈堤。
沃心裨帝学,古道畅皇风。
天下真无敌,君前置一通。
将拚龙尾砚,去作鱼头公。
笔底澜翻舌,谈间磊块胸。
通明云殿上,清切玉堂中。
发轫同安簿,深衣独乐翁。
孝经题幼志,沼鉴见精忠。
元祐龙蛇杂,开禧蟊贼讧。
隆冬老儒立,奸党一碑丰。
三晋春秋在,千年纲目同。
长天炤孤愤,清夜好研穷。
人生致足乐,莫如令兄弟。
绰绰而有裕,其中自春意。
龟溪有二孙,能笃友于义。
同居五十载,阖门数百指。
几微无间言,轮囷有和气。
粤从鸿雁散,惟恐棠棣废。
欲挽古道回,兹事良非易。
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
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
怡然两白发,埙篪伯仲氏。
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
复如无事时,难得真可贵。
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
迹其屡易世,往往干戈际。
义风不少衰,大书乃无愧。
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
虽有笃行者,谁为纪姓字。
我闻二孙名,不觉为之喜。
两记信实录,联名尽名士。
先见众论公,必得一行史。
行看表门闾,乡邦誇盛事。
我诗甚鄙拙,愿尔多寿祉。
《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宋·牟巘】人生致足乐,莫如令兄弟。绰绰而有裕,其中自春意。龟溪有二孙,能笃友于义。同居五十载,阖门数百指。几微无间言,轮囷有和气。粤从鸿雁散,惟恐棠棣废。欲挽古道回,兹事良非易。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怡然两白发,埙篪伯仲氏。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复如无事时,难得真可贵。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迹其屡易世,往往干戈际。义风不少衰,大书乃无愧。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虽有笃行者,谁为纪姓字。我闻二孙名,不觉为之喜。两记信实录,联名尽名士。先见众论公,必得一行史。行看表门闾,乡邦誇盛事。我诗甚鄙拙,愿尔多寿祉。
https://shici.929r.com/shici/YRhyfxE7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