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玉岩应诏·其二》
《次韵玉岩应诏·其二》全文
宋 / 李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掷饵求鱼计亦难,长鲸摇曳海波宽。

狂风有待三秋起,健翮须教万里抟。

直以逸民朝圣主,不随计吏上春官。

庖刀休用援尸祝,巾笥宁封贡禹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朴所作的《次韵玉岩应诏(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联“掷饵求鱼计亦难,长鲸摇曳海波宽”,以“掷饵求鱼”比喻追求理想或目标的不易,而“长鲸摇曳海波宽”则描绘出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中寻找目标的艰难。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追求的深思,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思。

颔联“狂风有待三秋起,健翮须教万里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狂风需要等待三秋才起,意味着理想的实现需要时间的积累;而“健翮须教万里抟”则强调了个人能力的培养和远大目标的追求。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着个人成长与社会变革的必然过程。

颈联“直以逸民朝圣主,不随计吏上春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逸民象征着超脱世俗、坚守道德的人格形象,而“朝圣主”则暗示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一联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尾联“庖刀休用援尸祝,巾笥宁封贡禹冠”,则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通过“援尸祝”和“封贡禹冠”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价值的坚持。其中,“援尸祝”可能指的是为逝者祈福的行为,而“封贡禹冠”则可能指古代官员的服饰,以此来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这两句诗强调了在面对社会不公时,个人应当坚守道德原则,不随波逐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比喻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理想、社会责任以及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体现了宋代士人对自身角色定位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李朴

李朴
朝代:宋   籍贯:虔州兴国迳口(今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冈村)   生辰:1063-1127

李朴(1063-1127)字先之,虔州兴国迳口(今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冈村)人。生于宋仁宗嘉祐八年,卒于高宗建炎元年,年六十五岁绍圣元年,(公元一〇九四年)登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佑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忌者欲挤之死,朴泰然无惧色。徽宗即位,召对,言甚切直。蔡京恶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罢为四会令。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高宗初,除秘书监,未至卒。追赠为宝文阁待制。朴著有《章贡集》二十卷,《宋史本传》及丰清敏遗事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雨中归途作

笋舆油壁四围遮,偶启疏帘湿透纱。

黄隐瓜壶牵架叶,白翻木槿隔篱花。

纵横野水看嬉鸭,逼仄田塍笑怒蛙。

三日往来村路滑,到家甘雨尚随车。

(0)

又题《看剑图》

结客多年鄙孟尝,闲情偶尔寄干将。

风尘未必无青眼,寒士从来有热肠。

天与神奇争变化,人能蕴藉敛锋芒。

平生佩服吴公子,肝胆千秋照夜光。

(0)

题王海门明府《抚松图》

风作涛声韵竹石,双凫轻印神仙迹。

闻道诗人爱哦松,问君何事羡彭泽。

日高阴午放衙时,蒲扇葛衫倚疏碧。

能将簪绂念田园,肯使红尘对热客。

(0)

题姜白石道人遗像·其三

诸老凋零暗自伤,空花徒拾马塍香。

那知羽扇吹箫客,万劫难磨白石光。

(0)

挽曾纪泽联

文明翊运,武库纾谟,伟望服华夷,象贤将摄三公事;

东泰同瞻,南丰遽杳,仙灵迎沪渎,展敬惟凭一瓣香。

(0)

集句联

万壑松风和涧水;十分烟雨簇渔乡。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