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大洪山》
《题大洪山》全文
宋 / 黄载   形式: 七言律诗

地当平旷易为山,故得崔嵬汉沔间。

云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

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閒看日月还。

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边。

(0)
注释
地当:此处。
平旷:平坦开阔。
崔嵬:高大险峻。
汉沔:汉水和沔水。
涌来:缭绕。
无下界:没有边际。
楼台:楼阁台榭。
中天:半空中。
雷霆:雷电。
出:闪烁。
日月还:日月交替。
钟声:钟鸣声。
堪恨:令人遗憾。
南风:南来的风。
八陵:指帝王陵墓。
翻译
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却仿佛变成了山峦,因此在汉沔之间显得高大险峻。
云雾缭绕,似乎没有边际,楼阁台榭如同漂浮在半空中。
打开窗户,时常可见雷电闪烁,悠闲倚着几案,欣赏日月交替的景象。
最令人遗憾的是,钟声不时传来,伴随着南风,直达八陵之旁。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大洪山的壮丽景色,诗人黄载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山势的崔嵬和云雾的缭绕。"地当平旷易为山",说明大洪山虽地处开阔之地,却依然巍峨耸立,形成鲜明对比。"云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运用夸张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仿佛楼阁漂浮于天际的景象。

诗人通过"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闲看日月还",进一步刻画了山势的险峻与气象的变幻莫测,展现了大洪山的神秘与壮观。最后,"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边",以钟声和南风带出历史的沧桑感,暗示了大洪山附近可能有古代陵墓,增添了诗的厚重历史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大洪山的自然之美与历史之厚重,体现了宋人山水诗的特色。

作者介绍

黄载
朝代:宋

黄载:词作家,具体生平不详,诗词以描写山水、花鸟为主,类似于唐代的田园派。全宋词收录其词五首《画锦堂》(牡丹)、《隔浦莲》(荷花)、《洞仙歌》、《孤鸾》、《东风第一枝》(探梅),其中以《隔浦莲》荷花最为出名。
猜你喜欢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四

气云汗雨揉黄埃,不是天驱地使来。

莫恃慈亲无杀子,害仁已甚必为灾。

(0)

送画僧法传

问讯雪庵今何如,子来搔首更踟蹰。

时于戏墨窥禅悦,尚想家传及绪馀。

曾点尔各言尔志,陶潜吾亦爱吾庐。

谁人解写二归意,欲放风帆还掺祛。

(0)

再和前韵

冬夜苦难晓,短景复易夕。

安得户牖光,不待东方白。

恍如游化城,琼台若千尺。

英华发林薮,馀彩散阡陌。

平铺浩无垠,巽入微有隙。

忍寒贪纵观,未愿朝曦赫。

柳绵著歌茵,梅片堕妆额。

皭然群污中,有意欲比迹。

自识玉皇家,癯仙陋山泽。

新来学为农,遭岁屡无麦。

稚子色恒饥,老婢脚尽赤。

一饭今有待,喜更问瓜埸。

归来看床头,瓶粟幸馀积。

且以炊春醪,号召已散客。

(0)

记梦

洼然石壁罅,涓涓如丝绳。

其人指此泉,下去为沧溟。

旁有玉蟾蜍,空中底方平。

视之鼻通尻,彻窍刻画精。

泉从鼻聪入,可止不可盈。

欲问已无人,我亦悟我生。

惜哉烟火食,滓我朝清明。

(0)

或以诗送来禽次韵奉酬·其二

隔水佳人久不逢,祇应我懒或君慵。

感时相馈情何厚,却说云泥笑杀侬。

(0)

戏题止斋丛石

虽无壁立翠琅玕,聊当庭前犊鼻裈。

我亦闻之方伎者,众山皆大小为尊。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