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摩回飙,旗帜何翩翩。
屯吹弥故垒,列舟竟长川。
登樯望四野,萧条无人烟。
高墉走狐兔,荆棘动参天。
抚剑下中流,甲士罗东西。
赋诗写其怀,随波以潺湲。
从军在万里,惆怅私其怜。
太常摩回飙,旗帜何翩翩。
屯吹弥故垒,列舟竟长川。
登樯望四野,萧条无人烟。
高墉走狐兔,荆棘动参天。
抚剑下中流,甲士罗东西。
赋诗写其怀,随波以潺湲。
从军在万里,惆怅私其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苍凉的边塞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鲜明对比,以及诗人对从军生涯的复杂情感。
首句“太常摩回飙,旗帜何翩翩”,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边塞战场的紧张气氛,太常(古代官职,掌管礼乐)之风摩挲着旗帜,使之飘扬起舞,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激烈战斗。接着,“屯吹弥故垒,列舟竟长川”两句,进一步渲染战场的广阔与紧张,屯驻的军队吹响号角,布满古老的壁垒,战船排列在长长的河流上,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登樯望四野,萧条无人烟”描绘了战后战场的荒凉景象,登上战船远眺四周,只见一片荒芜,不见人烟,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跃然纸上。接下来,“高墉走狐兔,荆棘动参天”两句,通过狐狸和兔子在高墙间奔跑,荆棘丛生,直入云霄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后的荒凉与破坏。
“抚剑下中流,甲士罗东西”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的复杂心情,他抚摸着宝剑,站在江心,周围是排列整齐的士兵,东西两侧皆是,既有对战争的无奈,也有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最后,“赋诗写其怀,随波以潺湲”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让思绪随着江水缓缓流淌,既是对战争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以及诗人对从军生涯的独特感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