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为石所蟠,枝为风所碎。
赖我有贞心,终凌细草辈。
根为石所蟠,枝为风所碎。
赖我有贞心,终凌细草辈。
这首诗描绘了石上松的独特风貌与坚韧精神。诗人以“根为石所蟠,枝为风所碎”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与生存条件的艰苦。根部被岩石缠绕,表明了其扎根之不易;枝条在狂风中折断,象征着生存之艰难。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哀叹或放弃,而是以“赖我有贞心,终凌细草辈”收尾,表达了对松树坚韧不拔、傲视群芳精神的赞美。
“贞心”二字,既指松树的坚贞不屈,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品格追求。通过对比“终凌细草辈”,诗人强调了松树虽历经磨难,但最终仍能超越周围环境,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寄寓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争日分烟,草木昭晦。寒吹暄肃,风泉斯籁。
壁岸无阶,衡庐若对。石走波停,缓急时会。
崎岖抵触,两存无碍。寻梁契集,坦步人外。
谁谓山空,中有啸欬。往来非无,灭迹轻霭。
辟彼禽鱼,丛渊之内。匪莫能图,耻躬不逮。
伊予夙好,养姿林麓。如彼倦羽,靡思出谷。
虽乏山资,微尚弥笃。惠侥灵丘,眷言相属。
峰势却略,松风清穆。森阁冠岭,直造云族。
日月敷华,旷朗心目。钟奇争售,江练如束。
户庭黝窈,悠然静肃。我友胜侣,共禀清淑。
载商崇搆,载骋遐瞩。亦既乐止,谓予愿足。
野夫托体,洵石与木。于焉用晦,媚兹幽独。
优游舒啸,爰伸偃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