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题深山图》
《自题深山图》全文
明 / 钟惺   形式: 四言诗

争日分烟,草木昭晦。寒吹暄肃,风泉斯籁。

壁岸无阶,衡庐若对。石走波停,缓急时会。

崎岖抵触,两存无碍。寻梁契集,坦步人外。

谁谓山空,中有啸欬。往来非无,灭迹轻霭。

辟彼禽鱼,丛渊之内。匪莫能图,耻躬不逮。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静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和谐共生。首句“争日分烟,草木昭晦”以日光与烟雾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光影变幻,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界的变化无常。

接着,“寒吹暄肃,风泉斯籁”两句,通过寒风与暖风、泉水的声响,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韵律,以及自然界中声音的美妙与和谐。这种对比与融合,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寓意着生命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与成长。

“壁岸无阶,衡庐若对。石走波停,缓急时会。”这几句描绘了深山中的独特地貌和水流的动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并存的美。壁岸的峭立与平缓的流水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自然界的刚柔并济,同时也暗示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与顺应。

“崎岖抵触,两存无碍。寻梁契集,坦步人外。”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小径的曲折与通达,以及人在自然中的探索与发现。通过“寻梁契集”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与和谐共处的愿望。

“谁谓山空,中有啸欬。往来非无,灭迹轻霭。”这两句则揭示了深山中的生机与活力,即使表面看似空寂,实际上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与声音。同时,也暗示了人在自然中的足迹虽短暂,但心灵的触动却能超越时空,留下深远的影响。

最后,“辟彼禽鱼,丛渊之内。匪莫能图,耻躬不逮。”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索精神,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肯定与追求。诗人通过描绘深山中的禽鸟、鱼类等生物,强调了自然界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同时也鼓励人们勇于探索未知,不畏困难,追求内心的满足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山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探索与自我实现的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钟惺

钟惺
朝代:明   字:伯敬   号:退谷   籍贯: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   生辰:1574~1624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猜你喜欢

初夏杂兴五首·其五

倦甚惟思睡,闲来却要行。

疏泉入幽圃,映树觇流莺。

药品从僧问,琴材就客评。

转头还一日,正尔送馀生。

(0)

长风沙

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

橹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

长风自古三巴路,樯竿参差杂烟树。

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

歌呼杂沓灯火明,黄昏风死浪亦平。

劳苦舟师剩沽酒,安稳明朝到池口。

(0)

赏花

湖上花光何处寻,朱朱白白自成林。

衰年何预伤春事,闲客犹怀爱物心。

欲堕每愁风骤起,正开却要日微阴。

兰亭禹庙平生事,一榼芳醪莫厌深。

(0)

涪州

古垒西偏晓系舟,倚栏搔首思悠悠。

欲营丹灶竟无地,不见荔枝空远游。

官道近江多乱石,人家避水半危楼。

使君不用勤留客,瘴雨蛮云我欲愁。

(0)

夏夜四首·其一

夏夜谁知亦自长,幽居渺在水云乡。

月侵竹簟清无暑,风度衣篝润有香。

栖鹊自惊移别树,流萤相逐过横塘。

放翁尚苦馀酲在,细绠铜瓶落井床。

(0)

秋怀十首·其六

曩得治中俸,湖山偶卜居。

身尝著禾谱,儿解读农书。

遇事绝欣厌,接人均戚疏。

乾坤虽浩浩,等付一蘧庐。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