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出广武,杳渺长坂横。
冲风击山鼓,白日收光晶。
羝羊衔髑髅,散乱落沟坑。
阴气万里结,青草不肯生。
四极失所制,关塞起龙争。
圣皇内外一,介士彯长缨。
夜眠朝射猎,边柝寝不惊。
不见白登台,西连苏武城。
驱马出广武,杳渺长坂横。
冲风击山鼓,白日收光晶。
羝羊衔髑髅,散乱落沟坑。
阴气万里结,青草不肯生。
四极失所制,关塞起龙争。
圣皇内外一,介士彯长缨。
夜眠朝射猎,边柝寝不惊。
不见白登台,西连苏武城。
这首诗描绘了广武城的荒凉景象与历史沧桑,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首句“驱马出广武,杳渺长坂横”描绘了诗人骑马离开广武城,只见远处一片辽阔的山坡横亘在眼前,景象空旷而遥远,预示着接下来将要面对的是一片荒凉之境。
“冲风击山鼓,白日收光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凄冷。狂风呼啸,仿佛击打着山峦,使得白日的光辉也变得黯淡无光,营造了一种压抑和悲凉的氛围。
“羝羊衔髑髅,散乱落沟坑”这一句通过动物的行为,形象地展示了战场的残酷与死亡的普遍。羊群似乎在寻找食物,却意外地发现了散落在沟壑中的骷髅,这不仅是对战争残酷的直接描绘,也是对生命脆弱的深刻反思。
“阴气万里结,青草不肯生”则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强调了广武城及其周边地区因历史的伤痕而形成的阴郁气氛。万里阴云凝聚,连青草都难以生长,象征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悲剧难以消散。
“四极失所制,关塞起龙争”揭示了广武城所在区域的历史动荡与权力斗争。四面八方失去了稳定的秩序,边关要塞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夺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冲突。
“圣皇内外一,介士彯长缨”转而赞颂了统一的力量。圣明的君主能够内外一心,使将士们披坚执锐,展现出坚定的意志和统一的决心。
“夜眠朝射猎,边柝寝不惊”描绘了和平时期的景象,夜晚可以安然入睡,白天则进行狩猎活动,边防的警钟不再响起,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不见白登台,西连苏武城”最后以历史典故结束,表达了对过去战争与苦难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与安定的向往。白登台与苏武城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点,分别与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和汉朝使者苏武被扣留的事件相关,诗人通过这些地点的提及,暗示了广武城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以及对过往历史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的隐喻,展现了广武城的荒凉与历史的厚重,以及对和平与统一的渴望。
父子恩爱重,人生别离苦。
惟汝善事我,我亦深爱汝。
我年今七十,又有多病母。
出赘非汝心,事有难直取。
寸步安可离,而乃江山阻。
忆昨汝归时,大暑走风雨。
身如出水荄,淋沥带泥卤。
弱质又逃病,老怀方免虑。
胡为有力者,夜半负箧去。
本自无完衣,转使时赤露。
命穷不可医,眉攒若为诉。
我心愈恻恻,还送汝行路。
奈何其奈何,听我细分付。
出入谁能无,归期况堪数。
远游必有方,无愧圣人语。
得失亦何常,翕然云散聚。
不见古君子,堕甑宁复顾。
贤哉汝妇翁,可以就规矩。
瑟琴相好合,更闻汝得妇。
足宽父母心,百里在庭户。
谨勿困閒愁,宗事要担负。
《深出赘归省再往妇氏家》【宋·陈著】父子恩爱重,人生别离苦。惟汝善事我,我亦深爱汝。我年今七十,又有多病母。出赘非汝心,事有难直取。寸步安可离,而乃江山阻。忆昨汝归时,大暑走风雨。身如出水荄,淋沥带泥卤。弱质又逃病,老怀方免虑。胡为有力者,夜半负箧去。本自无完衣,转使时赤露。命穷不可医,眉攒若为诉。我心愈恻恻,还送汝行路。奈何其奈何,听我细分付。出入谁能无,归期况堪数。远游必有方,无愧圣人语。得失亦何常,翕然云散聚。不见古君子,堕甑宁复顾。贤哉汝妇翁,可以就规矩。瑟琴相好合,更闻汝得妇。足宽父母心,百里在庭户。谨勿困閒愁,宗事要担负。
https://shici.929r.com/shici/jj5JA3q.html
离乱身命危,烦恼头发折。
我儿在山南,百书饶苦舌。
谁知我忆儿,如火煅心铁。
人生恩爱海,各自怜骨血。
初谓时节好,膝下长娱悦。
顾今□相远,矛头苟餔歠。
兵马交往来,近日尤难说。
急投一隙宽,呼儿归暂合。
未问沟壑填,且偷须臾活。
春来两日强,寒气犹凛烈。
寄巢不蔽风,败纩聊同挟。
父坐母蓐卧,兄立弟裾接。
分散得团栾,不语意自浃。
为白润姊知,未须生悁结。
明朝倘可行,亦须回一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