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坊西后市南,闹竿挑过百花篮。
少年游子誇轻俊,拾得双头碧玉簪。
文锦坊西后市南,闹竿挑过百花篮。
少年游子誇轻俊,拾得双头碧玉簪。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京城文锦坊西后市南的一幕热闹景象。诗人瞿佑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元宵节期间人们在花灯市集中的欢愉与热闹。
“文锦坊西后市南”,开篇点出了地点,文锦坊是京城繁华之地,后市南则可能指的是靠近市场的热闹区域。这样的地点选择,为下文的热闹场景埋下了伏笔。
“闹竿挑过百花篮”,“闹竿”指的是悬挂花灯或货物的高竿,这里用来形容集市上的花灯和商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百花篮”则是比喻各种各样的花灯,形象地展示了集市上花灯种类繁多,色彩斑斓的景象。
“少年游子夸轻俊,拾得双头碧玉簪”,这一句描绘了集市上年轻人的活动。他们穿着轻便,活泼俊俏,或许是在寻找心仪的礼物或是享受节日的乐趣。其中,“拾得双头碧玉簪”更是巧妙地将集市的热闹与个人情感联系起来,暗示了在这热闹的集市中,年轻人可能会遇到心仪的对象,或是收获了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元宵节期间集市的繁华与热闹,也捕捉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喜悦与期待,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念我独兮,亦莫我顾。烝然来思,程伯休父。
我有旨酒,尔殽伊脯。酌言酬之,式歌且舞。
不留不处,适彼乐土。言秣其马,率西水浒。
有客宿宿,于时语语。
山有桥松江有渚,式遄其归不我与。
作此好歌,倡予和女。
黄鹤抚四海,翻然落中州。
一听笙与镛,低回如有求。
飞鸣阿阁上,好与凤皇游。
顾怜鲁东门,无事反悲愁。
岁晏忽惊矫,问胡不少留。
因知网罗外,犹有稻粱谋。
请郡东南促去程,拍堤江水照红旌。
仁声已逐春风到,使节犹占夜斗行。
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炎海鳄鱼惊。
麒麟不是人间物,汉诏先应召贾生。
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
别开阊阖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
尽取繁华供侠少,祇分牢落与衰翁。
不知太乙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