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欠湘竹,岘亭非岘山。
休论真胜假,且幸冗偷闲。
眼底方尘外,栏干更树间。
哢禽如语我,剧暑未能还。
湘水欠湘竹,岘亭非岘山。
休论真胜假,且幸冗偷闲。
眼底方尘外,栏干更树间。
哢禽如语我,剧暑未能还。
这首宋诗是曾丰所作,题为《会昌号湘江岸有小岘亭癸卯六月与瑞金吴丞饮其上(其一)》。诗人以湘水和岘亭起兴,感叹湘水虽名,却缺少湘竹的点缀,岘亭虽仿效名胜岘山,但毕竟不是真迹。他强调不拘泥于真假,能在冗余的公务之余偷得片刻闲暇,实属难得。
诗人站在小岘亭中,眼中所见的是尘世之外的宁静,栏杆外则是树影婆娑,增添了清凉之意。鸟儿的鸣叫仿佛在对他诉说,尽管盛夏酷热,但诗人仍不愿离去。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透露出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心境。
闻君别爱弟,明天照夜寒。
秋雁拂檐影,晓琴当砌弹。
怅望天澹澹,因思路漫漫。
吟为别弟操,闻者为辛酸。
况我兄弟远,一身形影单。
江波浩无极,但见时岁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