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历日又天颁,造化推移岂暂閒。
春到却添诗思好,年高何惜鬓毛斑。
非干己事慵开口,不受人情免厚颜。
试问近来知我者,梅花之外只青山。
人间历日又天颁,造化推移岂暂閒。
春到却添诗思好,年高何惜鬓毛斑。
非干己事慵开口,不受人情免厚颜。
试问近来知我者,梅花之外只青山。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 杨 公 遥 的作品,名为《次 赵 篷 窗 岁 莫》。诗中表现了诗人的淡泊明志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人间历日又天颁,造化推移岂暂閒。"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自然变化的哲理,意思是说在人间,每一天都是上天所赐,自然界的变迁也并非短暂。
"春到却添诗思好,年高何惜鬓毛斑。"
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写作诗歌的灵感和喜悦,而对于自己的白发,他则表示出了一种豁达的心态,不再去计较这些身外之物。
"非干己事慵开口, 不受人情免厚颜。"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高洁品质,对于不关己的事务他不轻易发言,同时对于世俗的情感和恩怨,他也能做到超然,不为之所累。
"试问近来知我者,梅花之外只青山。"
最后两句是对周围人的询问,谁在最近的时间里真正了解他呢?答案似乎只有梅花和青山,它们默默地见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坚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命境遇的思考,以及他超脱尘世、保持独立自我的生活态度。
儿昔望云云在天,儿今望云云在泉。
云在天边见有日,云在泉下归何年。
儿心一寸春晖草,阿母倚门儿在道。
太学三年归有程,当时恨不还家早。
白杨日日多悲风,儿归却扫坟上松。
千驷万钟儿不愿,但愿名书忠孝传。
华盖山头白云起,孝子呼天泪如水。
梦隔庭闱四十年,心怀丘陇三千里。
白日短短云无根,有身莫报罔极恩。
寒食梨花一杯酒,几家坟上见儿孙。
儿今食禄司成馆,俯视长江流不断。
长江不断深复深,何如孝子罔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