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石刻文信公画像歌正德十年寿光刘侍御徵甫所勒其序云得之扬州文江公苗裔也乾隆八年扬人陆君钟辉乞予作歌》
《扬州石刻文信公画像歌正德十年寿光刘侍御徵甫所勒其序云得之扬州文江公苗裔也乾隆八年扬人陆君钟辉乞予作歌》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西湖天水昼冥冥,白雁飞过无坚城。

庐陵相公脱虎口,来向淮南谁集兵。

可怜吴会少净土,剩馀扬州真州孤柱撑。

李公苗公双忠贞,挥戈欲挽虞渊旌。

相公此来会逢适,合从或可缓颊成。

两淮全力足恢复,所仗元老为主盟。

此策果成事难料,三宫未必向北平。

岂知反间忽横生,李公既心动,苗公空泪零。

相公变作刘洙行,参从寥寥杜天卿。

天教孤臣不遽死,芦中丈人舣舟迎。

将无岷江之神灵,神灵幸脱相公死,两淮从此莫扶倾。

李公颈血碧,苗公寨火青,夏贵老奴竟输诚。

神伤间关出百死,再入瓯闽开行营。

空坑战败五坡絷,燕市三年目未瞑。

魂随阳乌返沙汀,李公苗公迓九京。

一恸褰裳朝穆陵,百年潦尽寒潭清。

厓山哀歌满祠亭,淮南俎豆亦争馨。

寿光柱史扶世教,绘图勒石昭精英。

孙枝一叶尚足徵,定是惠州太守老云礽。

相公自具大光明,那须异人传慧灯。

不是神梦告发绳,至今须眉还峥嵘。

我歌足当庙碑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在扬州的活动与情感,充满了对忠诚、勇敢和牺牲的颂扬。诗中提到的“庐陵相公”、“李公”和“苗公”分别指的是宋代的名臣如文天祥、李纲和苗傅等人。诗人在描述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诗的开头描绘了西湖的景象,以自然界的沉寂衬托出历史的厚重。接着,诗人通过“庐陵相公脱虎口”这一句,巧妙地指出了文天祥在逆境中的英勇表现。随后,诗中提到的“两淮全力足恢复”,表达了对文天祥等人在恢复国家统一事业中所付出努力的肯定。

诗中还提到了“三宫未必向北平”的可能性,暗示了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接着,诗人通过“岂知反间忽横生”这一转折,揭示了阴谋诡计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英雄人物在面对挑战时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诗中通过“寿光柱史扶世教”等句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纪念。全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蕴含了对英雄人物精神的赞美与敬仰,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秋风·其四

阊阖天开涣汗多,琼楼高处挠霜娥。

声传回野韝鹰鸷,冻合层云候雁过。

龙火戒寒催筑圃,角弓初劲解防河。

马肥好度阴山碛,银鬣分飘奏凯歌。

(0)

遣怀

驱车踰岭信间关,风阻扁舟尽日閒。

已觉客愁盈蠡泽,愧无佳句酹庐山。

梦悬故国家千里,坐瘦东隅月一湾。

乞得南薰殿秋色,章缝应许觐龙颜。

(0)

谣俗·其二

玉漏无声宝镜开,笙箫细细度云来。

如何竞赏中秋月,打鼓鸣钲响似雷。

(0)

谣俗·其一

行乐乡中羡佛山,肯将螺髻换云鬟。

优场亦摆香花供,唱出清词菩萨蛮。

(0)

自五羊至河源得二十绝句·其八

不见人家冷却春,青松山上立如人。

招来试语神仙事,背指桑田拂袖尘。

(0)

三堂诗·其一文章经济之堂

迥异凌云构,惟衔昔日恩。

文章与经济,何以副王言。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