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风·其四》
《秋风·其四》全文
明 / 陈邦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阊阖天开涣汗多,琼楼高处挠霜娥。

声传回野韝鹰鸷,冻合层云候雁过。

龙火戒寒催筑圃,角弓初劲解防河。

马肥好度阴山碛,银鬣分飘奏凯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壮丽景象与边塞的肃穆氛围。首句“阊阖天开涣汗多”,以“阊阖”象征天门,形象地展现了秋天天空的开阔与辽远,同时“涣汗多”则暗示着雨水充沛,为大地带来生机。接下来,“琼楼高处挠霜娥”一句,将高耸的楼宇比作琼楼,而“挠霜娥”则生动地描绘出霜雪覆盖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美。

“声传回野韝鹰鸷,冻合层云候雁过。”这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结合,描绘了秋季特有的自然现象。韝鹰在广阔的田野上翱翔,其声音回荡在空中;而大雁则在寒冷的云层中飞行,显示出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迁徙。这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

“龙火戒寒催筑圃,角弓初劲解防河。”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边塞的氛围。龙火作为古代的一种信号,用于警示寒冷的到来,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开始准备防御措施,筑起防御工事。角弓是古代军队的重要武器,初显其力量,意味着边防的加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军事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应对。

最后,“马肥好度阴山碛,银鬣分飘奏凯歌。”描述了边疆地区战马肥壮,适合穿越沙漠的情景。银鬣分飘,既指战马鬃毛的飘扬,也暗喻胜利的凯旋。整个画面充满了豪迈与胜利的气息,展现了边疆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季边塞的独特风光与生活场景,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军事活动的紧张与胜利的喜悦,是一幅充满诗意与历史感的画卷。

作者介绍

陈邦彦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杂咏四首·其三

行尽郊原不见梅,一时乡思上心来。

故山遥忆鹅湖路,傲雪凌霜几树开。

(0)

为朱允升题盘谷序后

黟上先生旧隐居,登山临水乐何如。

放怀不待盈樽酒,投老仍耽满架书。

鹤唳松间时对客,驺鸣道上几回车。

昌黎莫漫歌盘谷,留与閒身共卷舒。

(0)

碧筒饮

笑遣芳樽吸绿荷,风丝撩乱粟芒多。

湘妃小盖擎波出,太乙仙船载酒过。

玉露引香通鼻观,碧云分影照颜酡。

独醒楚客应嫌此,故剪秋衣换绿萝。

(0)

北京偶成·其二

蓬莱佳气郁匆匆,鳌戴三山奠九重。

香动衮龙金沆瀣,露承仙掌玉芙蓉。

旌旂晓出严千骑,车驾时巡幸六龙。

若问唐尧今主是,黎民于变乐时雍。

(0)

竹窝为司叔端赋

以竹名窝竹为瓦,先生乐道居其下。

清风一枕傲羲皇,眼底荣枯总虚假。

座中趣味如安乐,我亦曾来共盘礴。

无边清气贮心胸,琴响松风雨鸣瀑。

黄州竹楼今已无,杜陵茅屋埋烟芜。

二老仙游去不返,至今清誉闻江湖。

先生之窝可相继,地位清高远华丽。

时闻松桂起秋声,一片笙竽绕檐际。

(0)

寄徐德器·其一

石头城下楚江边,有客言回鄂渚船。

寄语故人徐孺子,白头相见在何年。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