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云散山山雨,优钵花开处处春。
宝塔寻常凌宇宙,灵坛咫尺觐星辰。
黄昏云散山山雨,优钵花开处处春。
宝塔寻常凌宇宙,灵坛咫尺觐星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佛教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首句“黄昏云散山山雨”,描绘了黄昏时分,乌云散去,山间细雨初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的“山山雨”不仅指具体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
次句“优钵花开处处春”,则以优钵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象,象征着佛法的普照与生机勃勃的精神世界。优钵花在佛教中常被视作圣洁之花,此处用以比喻佛法的广布与万物复苏的希望。
接着,“宝塔寻常凌宇宙”,描述了宝塔高耸入云,寻常可见,却能超越世间一切,寓意佛法的崇高与普遍性,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其深远的影响。
最后一句“灵坛咫尺觐星辰”,将视线拉回人间,通过“灵坛”与“星辰”的对比,表达了即使在尘世之中,也能通过内心的修行,达到与宇宙星辰相接的境界,即与真理、智慧的无限接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宗教意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以及对佛法普遍性和深远影响的赞美。
有鸟有鸟林间呼,声声句句唯怨姑。
夜挑锦字嫌眠懒,晨执帨巾嗔起晚。
老人食性尤难准,冰天求鱼冬责笋。
爷娘错计遣嫁夫,悔不长作闺中姝。
新妇新妇牢记著,人生百年更苦乐。
他时堂上作阿家,莫教新妇云姑恶。
松柏无姿媚,平时未易看。
要知渠特操,直待岁隆寒。
塞草枯先白,江枫冷变丹。
凛然友青士,至此识苍官。
物遁天刑少,人全晚节难。
惟应漆园叟,与蕣合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