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菊对芙蓉.舟次渐近江南仍用前韵》
《金菊对芙蓉.舟次渐近江南仍用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金菊对芙蓉

或把琴书,或携粉镜,平分画舫清秋。

过女儿浦口,新妇矶头。

秋光澄湛明于雪,映水上、茜帐银毬。

敲针稚子,临风把钓,学唱吴讴。依旧滚滚江流。

还半下吴门,半绕巴邱。只江东麋鹿,几度来游。

迟归沙鸟应相笑,他乡景、有甚清幽。

黄花开过,紫螯卖过,谁把君留。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舟行江南水乡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江南风情。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中人的活动与心情,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

首先,“或把琴书,或携粉镜,平分画舫清秋”,词人以“琴书”和“粉镜”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画舫清秋”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接着,“过女儿浦口,新妇矶头”,通过地点的转换,进一步渲染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秋光澄湛明于雪,映水上、茜帐银毬”,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色彩对比的手法,将秋日的水面比作雪,茜帐和银毬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展现了江南秋天的独特魅力。接下来,“敲针稚子,临风把钓,学唱吴讴”,描绘了一幅儿童在秋风中垂钓、学唱地方民歌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趣。

“依旧滚滚江流。还半下吴门,半绕巴丘”,词人通过“江流”的不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同时点出了地理位置的变换,暗示了江南广阔的空间范围。最后,“只江东麋鹿,几度来游。迟归沙鸟应相笑,他乡景、有甚清幽”,通过动物和鸟类的视角,进一步强调了江南景色的清幽与独特,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的喜爱与留恋。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词人对江南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半月泉

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

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

(0)

伤春五首·其二

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

天青风捲幔,草碧水通池。

牢落官军速,萧条万事危。

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

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

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

(0)

苏武令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0)

中秋

阴云不见日,何处有秋天。

今夕复何夕,青山满檐前。

况是中秋夜,玩月不知眠。

杯盘同胜友,此事记年年。

(0)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三相国唱和之什翰林旧侣继踵华城山水清高鸾凤翔集皆忝宿眷遂题此诗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

百二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

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0)

读松江渔翁传

垂钓松江三十年,澡身浴德意仙仙。

那能心迹俱忘后,共女中流歌扣舷。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