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领的孤独与坚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与忠诚的品格。首句“塞上风高,渔阳秋早”勾勒出边塞萧瑟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寂寞而又肃杀的氛围。“惆怅翠华音杳”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
接着,“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表达了边塞将领孤独无援的情状,没有消息传递给亲人,甚至连书信也难以送达。下文“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则是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以及对皇恩的感念和未能完成使命的懊悔。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表达了诗人被误解的心酸与忠诚之心,他渴望证明自己的忠心,却因时局变迁而未能实现。而“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则写出了边塞将领的英勇与对军事行动的准备。
最后,“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描绘了诗人带领精锐之师在广阔沙漠中征战的情景,以及他对皇上的忠诚和迎接皇帝命令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以及将领内心世界的深挖,展现了一幅边塞将领孤独坚守、忠诚履职的壮丽画卷。
悲愉集中岁,秋气无来由。
江涛非管弦,日夕与耳谋。
平生欢如云,影过迹不留。
幽明且异路,何论天各陬。
嗟君坐此同,冬泪春不收。
嘤鸣尚求友,况子双鸟侔。
昨诗岂有愠,逾岁断倡酬。
因怀白战人,池馆萤还流。
山邱零落后,可语无一驺。
入城或诣子,今兴似昔不?
客持中泠泉,遗我祛百忧。
酌之不忍啜,邮致才隔秋。
君暇可就茗,倚杖看归牛。
丹铅太自苦,趁景嬉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