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望后陪谢枚如丈山居·其三》
《七月望后陪谢枚如丈山居·其三》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自别灵源出,今归未廿春。

到门乔木仅,伐石旧题新。

欣厌随人代,成亏了佛因。

海风吹短发,且喜未扬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从灵源之地离别归来,经过二十年的时间,再次回到那熟悉的地方。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变迁与人生流转的感慨。

首联“自别灵源出,今归未廿春”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与空间转换,诗人从灵源之地出发,如今归来已过了二十个春夏秋冬。这里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回归故地的期待与复杂情感。

颔联“到门乔木仅,伐石旧题新”则转向对环境变化的描述。诗人回到故居,门前的古老树木依然挺立,但曾经刻下的石碑已被重新书写,象征着时光的更迭与世事的变迁。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人文痕迹变化的反映,蕴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接纳。

颈联“欣厌随人代,成亏了佛因”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这里的“欣厌”可能指的是对时代变化的接受与不适应,“随人代”则暗示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被动。“成亏了佛因”可能是在探讨因果循环与人生意义,表达了一种对生命价值和命运安排的深刻思考。

尾联“海风吹短发,且喜未扬尘”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海风轻拂,诗人白发飘扬,却庆幸没有被尘埃覆盖。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肯定,暗示了诗人虽历经沧桑,但仍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游仙诗三首·其一

乾坤真鼎气,日月自炉锤。

一得调元手,千秋正气绥。

褊心亏旷达,小智骋雕追。

谁识真仙道,天然理自随。

(0)

湘月

客游未懒,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

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

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

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

何地更著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閒手。

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此情依旧。

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

(0)

减字木兰花.过张无夜花龛

竹垣花架,四面阴阴堪结夏。

手捉松枝,君是前身鹤阿师。

楞伽堆案,欲话无生谁是伴。

久断知闻,一缕茶烟袅作云。

(0)

粉蝶儿.本意

兰出朱明,翩翩凤凰孙子。笑麻姑、绣裙难似。

触飞丝,穿落粉,尽他春戏。更谁人,逍遥漆园如尔。

莺捎不去,缠绵一生花底。与风流、绿毛丁髻。

共收香,到静夜,方开双翅。怕娇娥,轻罗扑伤金翠。

(0)

蝶恋花.题唐宫扑蝶图

凤子翩翩纷似雪。画扇低飏,惊入深深叶。

博得君王开笑靥。闻香忽复穿裙褶。

秦女剩鸾颠倒绝。捉得黄须,腻粉教轻捻。

收向镜奁成媚蝶。承恩好待华清月。

(0)

虞美人

灯花并蒂红蕖似。博得佳人喜。

门帘尽下怕风惊,催把兰膏添满到天明。

双双暖玉围棋子。赌取松花绮。横陈直待汝南鸡。

才上牙床却又月沉西。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