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匹马长安道。人与花俱老。缓垂鞭袖过平康。
散尽高阳、零落少年场。朱弦重理相思调。
无奈知音少。十年如梦尽堪伤。
乐事如今、回首做凄凉。
红尘匹马长安道。人与花俱老。缓垂鞭袖过平康。
散尽高阳、零落少年场。朱弦重理相思调。
无奈知音少。十年如梦尽堪伤。
乐事如今、回首做凄凉。
这首宋词《虞美人·其三》是蔡伸所作,描绘了一幅繁华落尽的都市景象和个人情感的变迁。"红尘匹马长安道"开篇即以马蹄踏过长安街头的红尘,暗示了主人公在人世间的孤独行迹。"人与花俱老"则借花喻人,表达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缓垂鞭袖过平康"描绘了主人公缓缓驱马经过妓院区的情景,"平康"一词通常指代歌妓集中之地,暗含了往昔的欢愉与今日的落寞对比。"散尽高阳、零落少年场"进一步强调了昔日豪情与青春的消逝,"高阳"代指盛大的宴会,"零落少年场"则让人想起那些曾经的热闹与现在的寂寥。
下片转而抒发内心的情感,"朱弦重理相思调"表达了对旧日知己的怀念,想要弹奏出相思之曲,却感叹知音难觅。"无奈知音少"流露出深深的孤寂和失落。最后两句"十年如梦尽堪伤。乐事如今、回首做凄凉",诗人感慨过去的欢乐时光恍如梦境,如今回忆起来只剩下无尽的悲伤,昔日的快乐如今变成了凄凉的记忆。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长安街头的景象和个人情感的变化,展现了人生的沧桑与世事的无常,具有浓厚的怀旧和人生哲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