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听蛙方君诗卷二首·其一》
《题听蛙方君诗卷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湘弦泗磬有遗声,肯作秋蛩唧唧鸣。

同社共推一日长,古人尤重十年兄。

放开只眼饶初祖,蟠屈长身接后生。

不是学人无赞叹,学人见得未分明。

(0)
翻译
湘江的琴瑟还留有余音,是否愿意像秋天的蟋蟀发出鸣叫。
社团中众人推举年长者,古人尤其看重年长的兄弟。
宽容对待初出茅庐的人,长者谦逊地接纳后辈。
并非学人没有赞美,只是学人见解还不够清晰。
注释
湘弦:湘江边的琴弦,代指音乐或艺术。
泗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秋蛩:秋天的蟋蟀,常用来象征凄凉或寂寥。
一日长:年长者,指在社团中有资历或地位较高的人。
十年兄:指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兄弟。
初祖:初出茅庐的人,新手,新入门者。
后生:后辈,年轻人。
学人:学者,有一定学识的人。
赞叹:赞美,表示欣赏或肯定。
未分明:不够清晰,不明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题听蛙方君诗卷二首》(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人学问的尊崇,以及他自己对于学习和批评的深刻思考。

开篇“湘弦泗磬有遗声”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音乐遗产的怀念,而“肯作秋蛩唧唧鸣”则是用蝉声比喻诗人的吟咏之声,既传承了古代文化,又在现实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接着,“同社共推一日长,古人尤重十年兄”表达了对于学问渊深的尊敬,以及对于学者之间相互推崇、共同进步的情谊。

诗中“放开只眼饶初祖,蟠屈长身接后生”则是对待先辈和后生的态度,既有宽容之心,也有传承之意。最后,“不是学人无赞叹,学人见得未分明”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者不轻易给予评价的自持,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学问的严谨和深思。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对学问的严肃态度以及个人修养的展现,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宿梁安峡梦故室有感时还盱江

梁安峡里杜鹃啼,绝壁苍苍北斗低。

云气倒连山影合,石棱斜斗浪声齐。

南风尽日迎归客,落月空江梦故妻。

一室十人分数郡,百年几处候晨鸡。

(0)

斋居即事用敖徵君韵二首·其一

故人不见意何如,流水孤村处士庐。

犹记去年霜橘熟,分甘曾得寄来书。

(0)

风雨

风雨忽如此,空山方昼眠。

故应为计拙,可复要人怜。

灯火乡村路,桑麻杜曲田。

悠悠今视昔,把卷一茫然。

(0)

纪梦二首·其二

纷纷鸾鹤满虚空,耳畔如闻度海风。

直上云霄千万里,此身飞入紫微宫。

(0)

客中即事四首·其二

终朝矻矻坐书帷,春去春来总不知。

怪得山禽如有意,隔窗撩乱踏花枝。

(0)

题胡伯衡飞云图

未应时命固相违,千里遨游久不归。

已占龙头承紫诏,更蕲马首赐朱衣。

尘沙客路牵愁远,泉石家乡入梦稀。

日夜思亲心更切,沧浪怅望白云飞。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