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底是绝人群,稽首东皇挽日曛。
风物纵成双鬓雪,尘寰已隔万重云。
非徒粉本扬州画,欲使灵根天下闻。
小草无心安朴素,梢头弄句不成文。
瑶台底是绝人群,稽首东皇挽日曛。
风物纵成双鬓雪,尘寰已隔万重云。
非徒粉本扬州画,欲使灵根天下闻。
小草无心安朴素,梢头弄句不成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脱。"瑶台底是绝人群",诗人想象中的仙境远离尘世喧嚣,只有仙人居住。"稽首东皇挽日曛",通过向东方之神致敬,以期得到太阳的眷顾,暗示了诗人对光明与希望的渴望。
"风物纵成双鬓雪",即便岁月流逝,白发苍苍,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因年华老去而放弃梦想。"尘寰已隔万重云",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境界。
"非徒粉本扬州画",诗人不仅欣赏扬州的美景,更在心中绘制出一幅理想的画卷,这幅画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寄托。"欲使灵根天下闻",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份理想和追求被世人所知,影响更多的人。
"小草无心安朴素,梢头弄句不成文",以小草自喻,虽平凡却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粹,即使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未免显得笨拙。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超脱以及自我追求的精神状态。
春来无处无芳草,何处春光应更好。
乔木啼莺日正暄,华堂戏綵人难老。
早向深闺足苦心,蚕缫布缕又金针。
夭桃已协周南咏,慈竹仍涵晚岁阴。
涧蘋采得还亲芼,天冈几为思亲到。
长子提孙孝不衰,寿康宜获天之报。
即今七帙颜犹童,香风坐满芝兰丛。
白头老弟逢生日,长歌径过东山东。
五人同产三人在,谁能不念平生爱。
有分欢娱合共追,无情岁月从渠迈。
旧路重寻了不差,入门弦管竞呕哑。
殷勤一酌长生酒,看取蟠桃几度花。
粼粼海边庾,积粟半红腐。
每岁犹转输,道路日旁午。
簸扬随沙尘,漂流任风雨。
辛勤千里来,输十不得五。
田家米如珠,官仓贱如土。
岂是入官人,不知作田苦。
今日好分司,岂弟民父母。
为国仍为民,岂徒为小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