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汪海云》
《送汪海云》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浮溪之后见斯人,意广才高志未伸。

愁对落花先置像,喜看脩竹为传神。

轻帆欲去常逢雨,久病归来正及春。

要识松楸须问我,洛桥西畔石嶙峋。

(0)
鉴赏

此诗《送汪海云》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汪海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联“浮溪之后见斯人,意广才高志未伸”,开篇点题,以“浮溪”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在溪流之上首次遇见汪海云的情景,暗示了汪海云才华横溢、胸怀宽广,但其抱负尚未得到充分施展。

颔联“愁对落花先置像,喜看脩竹为传神”,通过“愁对落花”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汪海云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复杂心情,同时又以“喜看脩竹”表达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落花与脩竹分别代表了人生的低谷与高峰,寓意深刻。

颈联“轻帆欲去常逢雨,久病归来正及春”,描绘了汪海云即将远行时的景象,轻舟在风雨中前行,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而“久病归来正及春”则表达了对友人健康恢复的喜悦和对美好时节的期待,暗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

尾联“要识松楸须问我,洛桥西畔石嶙峋”,以“松楸”代指墓地,暗示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切与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愿意成为了解友人命运的关键人物,愿意在洛桥西畔的石嶙峋处等待友人的消息。这一句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岁暮倚阁二首·其二

痛饮狂歌颇自雄,醉乡深入宦情慵。

俸钱归去供春酿,更买云边第一峰。

(0)

江皋小筑十景为同邑孝廉李相所题·其七梅坞涵春

馀香带雪吹,瘦骨削琼枝。

对影还疑梦,三更挂月时。

(0)

戊午五月八日招博罗张孟奇尹冲玄洪约吾温瑞明泛舟篁溪观竞渡余与陈美用同集笙歌士女之盛不减龙潭乐而共赋以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为韵得六言十首·其六

兰桨万人鼎沸,绮罗两岸风轻。

试问夺标扰扰,何如拾翠盈盈。

(0)

寿曾见虞座师二首·其二

国步艰难倚老臣,翩翩鹤发待蒲轮。

由来仁寿关元气,不藉仙方养谷神。

齿德同推天下父,安危长系洞中身。

欲传衣钵还能否,曾是门前立雪人。

(0)

题朱惟四新构峡山清音楼二首·其二

泠泠瀑布落檐牙,眺听空山静不哗。

下界繁声奏丝竹,上方幽韵寄烟霞。

流觞曲涧云生岫,洗耳寒潭月印沙。

懒向人间称大侠,如君还胜鱼朱家。

(0)

夏日泛百泉·其一

百道泉源并穴流,雨馀风物似新秋。

初谣渌水垂竿曲,转忆红妆赠佩游。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